您当前位置:首页 » 辅助栏目 » 图说农业

清镇市绿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2.jpg

1.JPG

4.jpg

清镇市红枫园区位于4A级风景区红枫湖畔,是“清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核心区、“国家农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区”,中国农大、东北农大、西南农大新品种展示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会议农业生态展示区。

园区规划总面积达12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20000亩、辐射区30000亩,园区以蔬菜为主导,配套茶叶、水果、苗木等生态产业,坚守“保护”和“发展”的理念,筑牢绿色、有机蔬菜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数量全省第一的地位,倾力打造全省最大的“生态、绿色、有机农产品安全岛”、贵阳市重要的蔬菜保供基地、生态保湖基地和生态农业公园。现有长津、华慧、万丰、青远、一代、众旺等种植、加工企业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家,现已开发打造“府上良品”、“民间一袋”、“滨湖”、“山韵”等系列产品50余个,获三品一标认证62个。同时,园区依托红枫湖优美的山、水、田园等特色资源,积极整合各部门资金,全面推动沿湖13个村寨美丽乡村带建设,有效改善了园区人居环境。园区正成为“农旅一体化”的新典范,成为贵阳、贵安市民乡村生态旅游和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的新亮点,逐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互促进、融合发展。20161季度园区完成投资1.5978亿元,实现总产值2.4533亿元,销售收入2.3177亿元。

7.JPG

3.jpg

一、优势产业特色突出

蔬菜、茶叶、葡萄、苗木等优势主导产业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保供”能力不断增强。2016年一季度,园区蔬菜播面4.5万亩(次),产量6.2万吨。此外,园区有机茶叶、绿色葡萄等地标产品品牌优势突出,园区花海更是引来大批旅客,旅客人次达60万人(次)。

二、对外合作成效明显

红枫园区利用“贵州省引进外国智力示范基地”这一平台,先后与美国、以色列、新西兰、丹麦、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农业技术交流合作。丹麦凌志公司牵手一代食品,美国巴步谷公司牵手特驱希望,为园区建设注入雄厚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同时,园区还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贵州农科院等开展农业前沿技术合作,有4所大学和2家科研机构在清镇建立实验实训基地。

三、企业主体支撑有力

红枫园区启动建设以来,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园区建设支撑主体,解决了投入单一、组织化程度低等瓶颈问题,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农民主角”的园区运行机制。园区入驻企业14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4个,采取“四提供一回收一确保”、“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发展链结模式,帮助农民解决了启动资金、生产技术、市场销售等问题,使园区发展有规模、生产有技术、产品有标准、销售有市场。2015年将新引入企业1家重点企业。

四、园区效益日益彰显

园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蔬菜核心区有机蔬菜基地产每亩出率达到24000元以上,绿色蔬菜基地每亩产出率达到13000元以上,分别比其他专业蔬菜基地高出16000元和5000元。年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农业企业有2个(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绿和美环境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四大优势产业带动农民2.5万余人,创造就业岗位1万余个。

五、农村电商成效初显

园区围绕“建通道”、“抓源头”,建立“农产品追溯大数据中心”,将“可追溯农产品”与“大数据”深度融合,通过可追溯农产品的推广与发展,全面提高农产品和山地生态特色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实现农业的跨区域跨平台发展,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目前已完成电子商务进农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网点建设、能人选拔、品牌培育等相关工作。农产品可追溯大数据中心框架搭建完成,全市数据采集工作有序开展。目前,红枫园区开设24家电商服务店。

5.jpg

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