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上服务 » 预测预警

省植保植检站关于当前小麦、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意见的通知

黔农植保〔2022〕6号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各市(州)植保植检工作机构:

  随着气温回升,小麦、油菜病虫害陆续进入流行期。据监测,当前全省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21.59万亩次,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61.31万亩次,防控形势不容乐观。为切实贯彻落实农业农村厅《2022年贵州省“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方案》要求,加大力度,强化措施,有效控制小麦、油菜病虫害发生危害,确保夏季粮油生产安全,现就当前小麦、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意见通知如下

一、发生及防治情况

(一)小麦病虫害当前小麦处于拔节孕穗期主要病虫害条锈病、白粉病、蚜虫,发生21.59万亩次,防治17.12万亩次,防治率79.3%。其中条锈病发生6.73万亩,主要发生在我省的西部,发生范围涉及7个市(州)23个县(市、区),七星关、赫章、黔西、织金、水城、六枝等处于点片发生至扩散阶段,纳雍、大方、金沙等处于扩散流行阶段,扩散流行区域一般病叶率5%,高的30%,防治面积6.09万亩;白粉病发生8.76万亩,一般病叶率10%,高的40%,防治面积6.79万亩;蚜虫发生6万亩,一般密度210/百株,高的1230/百株,防治面积4.14万亩,其他病虫害发生0.1万亩,防治0.1万亩。

(二)油菜病虫害当前油菜处于花期,主要病虫害有菌核病、霜霉病、蚜虫,发生61.31万亩次,防治33.51万亩次,防治率55%。其中菌核病发生9.28万亩,主要发生区域为省北部及东南部,一般病株率10%,高的50%,防治面积5.05万亩;霜霉病发生38.07万亩,一般病株率58%,高的36%,防治面积19.3万亩;蚜虫发生13.96万亩,省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发生重于其他区域,百枝蚜量一般100头,高的2400头,防治面积9.16万亩。

二、中后期发生趋势

(一)小麦病虫害。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00万亩次,其中小麦条锈病发生60万亩,西部麦区重于其他麦区,流行盛期为3中旬4月;小麦白粉病发生60万亩,流行盛期在抽穗至灌浆乳熟期;小麦蚜虫发生60万亩,西南部麦区发生较重,危害盛期在小麦扬花至灌浆期。其他病虫害发生约20万亩。

(二)油菜病虫害。中等发生,预计发生400万亩次,其中油菜菌核病发生100万亩,发病盛期在油菜终花期以后油菜霜霉病发生150万亩,发病盛期在油菜盛花期至结荚期油菜蚜虫发生150万亩甘蓝型油菜受害重于其它油菜,危害盛期在结荚至成熟期。

三、防治意见

随着近期气温回升,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等将进入发生流行关键时期,各地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施分区治理,在关键时期重点地区,开展统防统治、联防联控病虫危害控制在源头,减少损失

(一)强化监测预报工作。各级植保部门要加监测力度,深入田间调查,做好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工作,准确发布病虫情报,提出防治建议

(二)掌握防治重点区域、关键时期突出抓好小麦、油菜主要病虫害的监测调查,做好主产区、常发区田间管理,在关键时期进行科学防治,小麦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是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成熟期,油菜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始花期和终花期。

(三)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各地要根据小麦、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积极组织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联防联治和群防群治有效减轻危害损失。通过开现场会,强化对专业化防治组织的技术指导、服务和宣传,进一步提高小麦油菜统防统治覆盖率。

(四)加大示范培训力度。增加示范点的科技含量,保证物资、资金、技术落实到位,以示范样板带动大面积防治工作的开展。结合示范样板,加大培训力度,做到技术服务到田,配套服务到户,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纸微信等宣传媒介,普及防治技术,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提高病虫防治的时效性和关键技术的到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