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5年红火蚁发生趋势
红火蚁是一种危害面广、危害程度严重的外来入侵检疫性有害生物,它喜欢有阳光和湿润的环境,其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还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卫生和公共设施造成巨大损害。
一、发生趋势预报
截止2025年8月31日,全省共有7市(州)、28个县(市、区、新区)发生红火蚁疫情,发生面积为3.76万亩,较2024年同期增加了0.88万亩。主要原因是去冬今春的温湿度有利于其生长繁殖。
根据红火蚁专项调查和各地监测点调查,疫情发生县区一般每亩活蚁巢数1-8个,严重的达115个/亩,其中安龙、兴义、兴仁、凯里、榕江等区域局部发生较重。
预计预计2025全省发生面积达4万亩,全省大部1-2级发生,局部4-5级发生,其中农地发生面积1万亩,在偏热的西南部、东南部等疫情发生区扩散蔓延风险高。
二、防控建议
(一)密切监测,及时预报
按照“市不漏县、县不漏乡、乡不漏村的原则”,坚持流动监测与固定监测相结合,以全面踏查为基础,强化流动监测,加强系统监测。及时发现红火蚁疫情,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发布发生动态。
(二)统一方案,认真做好防控
各地要根据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共同印发的《贵州省红火蚁监测与防控技术方案》,按照“分区治理、分片围歼、集中防控、力争铲除”的防控策略,结合本地实际,因时因地制定科学指导防控方案,周密部署,科学处置,全力开展疫情防控及扑灭工作。防治方法有撒施毒饵法、药液灌巢法、颗粒剂/粉剂灭巢法等。处理方式可采用二阶段处理方式进行,即在发生区,可选用0.1%高效氯氰菊酯粉剂,0.6%高效氯氰菊酯粉剂等,对蚁巢进行封闭一圈处理;药后10-14天,对防除不净或不彻底的蚁巢,撒施0.1%茚虫威杀蚁饵剂、0.05%茚虫威杀蚁饵剂、0.73%氟蚁腙杀蚁饵剂进行二次处理。
(三)加大植物检疫监管力度,严防疫情扩散
各地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红火蚁疫情的封锁控制。要按照《红火蚁检疫规程》(GB/T23634-2009)、《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GB8371)有关规定,开展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特别是对带土农作物种苗、花卉、草坪等易带红火蚁疫情的,发现疫情的要停止调运,确有需要的,经检疫处理合格后方可调运。
(四)加大调查巡查力度,构建防控闭环机制
在今秋、明春红火蚁活动活跃期针对疫情多发的道路绿化带、公园、广场、田埂、沟渠等重点区域开展巡查调查,发现疫情后及时标记警示,构建“发现-报告-处置”的闭环机制,有效控制红火蚁疫情扩散。
(五)被红火蚁叮蛰的处理
红火蚁毒液毒性较高,被红火蚁叮蛰后,轻者产生火灼烧的疼痛感,伤处出现脓泡留下长期疤痕,重者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危害人类健康。被红火蚁叮蛰后,要先用冰块或凉水对被叮咬的部位进行冷敷,再用洗手液或肥皂水清洗患部,可使用含类固醇的药膏如皮康霜等外敷,也可在医生诊断指导下使用口服抗组织胺药剂,以缓解瘙痒肿胀。期间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不要抓挠,避免将脓疱弄破,以免伤口发生二次性感染。患有过敏病史或叮咬后反应较剧烈,务必迅速到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