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开眼界 学经验 找差距——全省蔬果外销工作现场会赴广州召开侧记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2013-8-26 17:21:432013-8-26 17:23:582013-8-26 17:21:43

“市场占地40万平方米,年成交额突破200亿元,日均果菜成交量1300万公斤,这是多大的吞吐量啊,如果我们的蔬菜能在江南市场的档口销售,那老百姓就可以放开手脚扩大面积,用不着愁销路了。”在全省果树蔬菜外销工作现场会考察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时,铜仁市农委总农艺师杨文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8月22日上午,在参加广州博览会的队伍里,有一群特殊的面孔,他们是来自全省9个市(州)农委的领导和专家。

原来,省农委借第21届广州博览会这一平台,将全省果树蔬菜外销工作现场会“拉”到广州召开,参观广州市从化玫瑰产业园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珍奇味集团、华南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江南果蔬批发市场,观摩黔南州组织农林特色产品展示及农林产业招商推介和签约仪式等系列活动。

“黔南在蔬果外销和农业产业项目推介方面,为全省做出了示范。”省农委总经济师向青云介绍说,到目标市场召开全省果蔬外销工作现场会,这是省农委首次召开以“外销”为主题的会议,也是首次在省外召开的业务会,目的就是要让大家开阔眼界,学习经验,找出差距。

“现场会的主题就是‘销’,今后我们抓果蔬产业,就要以销促产,以销定产。”向青云说,只有了解目标市场,在抓产业基地时,才会做到有的放矢。

“这次来,长见识了。黔南的做法值得学习。”8月23日上午,在第21届广州博览会黔南展区,安顺市农委调研员全胜文对遵义的同行说,建议省农委每年召开一次这样的会议,“各市(州)轮流做庄嘛,就针对目标市场抓外销。”

23日下午,在广州中心皇冠假日酒店,各(市)州农委的专家和领导就如何搞好蔬果外销工作进行了交流座谈。

“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这几年我们在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对这一点体会最深刻。”黔南州委副书记吴胜华在介绍黔南蔬果外销工作经验时说,什么都有、什么都特,但什么都少而精,产业形不成规模,就不敢接订单。通过近几年的努力,2012年,黔南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240万亩,今年将达到260万亩。同时,每年选择在目标市场做产品展示和农业招商引资推介,在这一点上,黔南已经尝到了甜头。

“我们去年8月份到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开展了一次产销对接活动,与江南市场签订了《蔬果销售合作框架协议》,这次对接后,龙里兴农合作社的辣椒今年6月份在江南市场122号档口销售,两个多月销了500多吨,赚了20来万。此外,罗甸绿青菜园合作社的菜心、都匀良亩道芬蔬菜合作社的茄子都销到了江南市场。”黔南州蔬果办主任李琼芬介绍黔南的外销成果。

“这次我们市政府也同步组团过来考察江南市场,也准备将我们的蔬菜销过来。”毕节市农委主任付业春说,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目前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果菜集散地之一,果菜销售辐射全国各大城市,这样的市场,谁看了谁都“眼红”。

与会人员纷纷谈了各自对蔬果外销工作中的看法。

“在全省113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中,以果蔬产业为主的就有46个,如何扶优扶强,突出特色?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省政府党组成员、省委农工委书记、省农委党组书记黄家培认为,下一步在园区建设中,必须把项目资金整合起来,扶强,决不撒胡椒面,不搞照顾。

在全省加快“5个100”工程建设的步伐中,贵州农业交流日趋频繁,合作领域正在拓宽,互动形式日渐丰富,通过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农业产业合作、交流、对接的重要平台正在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