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我省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2013-12-25 9:49:522013-12-25 9:49:522013-12-25 9:49:52

制种规模翻倍 挺进全国六强

本报讯 两年时间,贵州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从常年制种面积仅有3万亩左右增至8万亩以上,挺进全国六强。

  这一切来之不易。省种子管理站负责人告诉记者。

  我省杂交水稻制种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中期,但是多年来受制于各种因素,常年徘徊在3万亩左右。

  2011年底,省农委组织种业相关专家全面分析了我省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明确了贵州种子产业发展的优势,提出以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为突破口,推动贵州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

  同时,我省每年安排种业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实施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工程,加大机械化制种示范推广、植保统防统治、种子质量控制等工作,促进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发展。

  去年全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到8.43万亩。今年,在全国杂交水稻种子大量积压、水稻制种面积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我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仍然保持稳定,全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8.12万亩,生产组合90多个,制种企业发展到20多家,且三分之二为全国种业50强企业,制种规模进入全国前六强。

  值得注意的是,杂交水稻“三系”制种平均产量达到每亩219.2公斤左右。在岑巩县水尾镇新场村制种点,高产田亩产超400公斤。“两系”制种平均产量达243.7公斤以上,达到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

  特别是目前极具推广潜力的宜香系列和内香系列品种,在我省制种单产高于相邻省份,内香系列单产达200公斤以上,远远超过四川和重庆产量,对于扩大我省制种规模、增加制种农户的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