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法制执法要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做大做强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战略部署,农业法制执法工作该如何适应这一形势要求?
省农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胡继承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服务农业结构调整主线,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的报告。他说,近年来尤其是机构改革以来,我省各地农业、畜牧部门坚定地推进依法行政,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以农资打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重点,协同作战,强化监管,排查假劣,打击违法,两年来查获假劣和禁用农药36.8吨,销毁44.6吨,没收假劣种子55.3吨,去年查处不合格肥料2275吨,促使秋季肥料抽检合格率比春季上升了10个百分点。农业法制执法工作的扎实开展,确保了全省未出现重大假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未出现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业稳定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他指出,当前我省农业农村经济进入既是可以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国发〔2012〕2号文件的颁发,省委省政府作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的部署,为加快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肉牛、肉羊、蔬菜、茶叶、马铃薯、水果、中药材、酒用高粱和大鲵等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发展,凝聚着党委政府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承载着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殷切期盼,各级农业部门,农业部门内各方面工作,包括农业法制执法工作,都应当自觉服从和服务这一大局。农业产业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一个因素是相关农业投入品质量是否可靠,大产业需要大农资支持,当前农资市场经营规模小、渠道分散和服务能力弱的格局,部分品种农资制售假劣仍较突出,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求,需要构建供给体系完善、配套服务到位、市场秩序良好的农资市场体系。另一个因素是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是否牢靠,打响 “生态、绿色、优质、安全”牌,必须加强执法工作、努力防范隐患,确保不发生威胁产业持续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去年我省遭受了特大旱灾,灾后恢复生产任务重,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农民增收压力大,绝对不允许大的假劣农资坑农和影响粮食生产事件的发生。
他要求各地必须推动农业法制执法的工作重心由打假护农向保障特色优势产业健康发展延伸,牢牢把握维护农民权益、促进产业发展的使命,坚定地服务于调整农业结构主线,为特色优势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要突出工作重点,明晰策略思路,坚持严格执法监管与服务指导服务并重的原则,牢牢把握准入关口、市场监管、质量抽检、部门协作、打击违法、规范行为、依法行政等环节,夯实执法工作基础,创新方式方法,统筹谋划好、切实推进好农业法制执法工作。
对重点环节工作,他还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农资打假必须在夯实基础、确保监管不留死角的同时,围绕产业发展需要,紧紧扭住关键环节;着眼增强防堵、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农资监管工作效能。以生产记录监管为抓手,坚定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强化部门协作,政策落实、生产管理、技术推广、质量检测、执法监管工作都要形成保障农产品质量的工作合力。在相关行政审批、项目立项、政策帮助、资金扶持的审查中,对严重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规定的相对人,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坚持检打联动,要增加抽检的针对性,坚持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抽检,切实发挥排查假劣、发现问题的作用;有关管理、质量抽检和执法机构必须密切配合,切实做到工作协调同步、信息互通共享和有检必查、有查必处,坚持检出一批立即组织市场排查一次,打击违法行为一批。对坑农害农、损害群众身体健康的违法行为,必须 “零容忍”,做到立查、立堵、坚决打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强法制监督,对重点执法活动、“检打联动”机制落实以及查办案件进行监督、考评、通报,切实解决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履责不到位、执法不严等问题。今年肥料整治活动要坚持执法监管、质量抽检、打击违法并举,其中省统一抽检500个批样以上,努力实现促使肥料产品市场抽检合格率有更大提高、确保广大农民用上放心肥料及产业发展用肥需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