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之年 贵州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增产效果显著
9月25日,贵州省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对安龙县实施的水稻高产创建项目进行测产验收。贵州省委农工委副书记、省农委党组成员李昌来,贵州省科技厅副厅长孟武建参加现场验收。当天,通过对三个示范片区九块田进行测产,区内水稻加权平均亩产为816.18公斤。
近年来,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贵州省各级农业、科技部门加大对水稻高产创建的实施力度,通过项目和力量整合、良种良法配套、技术集成,农技农艺结合,示范县从2010年的27个增加到40个,全省实施水稻高产创建面积达61.75万亩,省级补助资金从1080万元增加到1400万元。今年,贵州水稻生产受到严重干旱影响,部分地区一定程度上减产。由于项目区抗旱措施和配套栽培技术到位,在品种筛选、缓控肥应用上的推广和运用,水稻仍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日前,省领导小组已组织专家对全省22个县进行了测产验收,实测单产在972.6公斤——556.6公斤之间,平均亩产为722.6公斤,超农业部目标产量122.6公斤,比非项目区增产40%以上。全省各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均组建了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化服务队,培植了种植大户40多户,科技示范户810户,开展与合作社协作5个,与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4个。
验收会上,李昌来副书记对高产创建增产取得的成效表示满意,他在充分肯定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在保障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后,建议今后在抓粮食高产项目创建项目上,一要把抓好三类要素作为强化高产创建的基础,即抓好良种、良田、良法的普及。二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创新机制,提高粮食的商品率。三要以技术组装配套为重点,增强科技应用能力。四要以规划布局为先导,进一步抓好示范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