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粮油高产创建、粮食增产工程项目总结汇报会在省政府举行
全省粮油高产创建、粮食增产工程项目总结汇报会在省政府举行。会议总结了八年来粮油高产创建、粮食增产工程项目的实施情况,并提出工作建议。省政府办公厅、财政厅、科技厅、农科院、省农委有关领导及处室负责人到会,副省长禄智明出席会议。
粮食增产工程在全省九个市(州、地)86个县(市、区、特区)实施,每年涉及农户380多万户,累计实施面积8063.18万亩,省级财政投入补助资金21750万元,验收平均亩产473.02公斤,增产15.92%,累计新增粮食478.7万吨;高产创建2005年在10个县开展水稻和玉米连片超高产示范, 涉及农户1943户、面积1.253万亩,2011年发展到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和油菜6个作物,遍及72个县、58.9万农户,连片示范面积158.96万亩,累计示范面积达358.42万亩,投入16250万元,平均亩产563.89公斤,增产40.46%,累计新增粮食46.59万吨。两项目共增产粮食525.29万吨,增产油菜籽3.93万吨。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粮油生产的发展,为全省粮食安全和农产品基本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会上,禄智明副省长充分肯定我省粮食增产工程、高产创建项目实施取得的明显成效。他说,项目实施八年来,农民的种粮水平、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对全省粮食生产示范、推广,作出巨大贡献。近年来在全省粮食减产的情况下,项目区的粮食是增产的,说明项目的作用功不可没。我们花小钱得到大效益,因此要坚持和发扬光大。他对全省农技部门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同时表示,要对作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进行表彰和奖励,他要求财政年增加2元/亩的项目实施补助经费,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把项目实施补助经费增加到10/亩,以调动广大农户参与项目的积极性。最后他说,在贵州这样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的山区农业省份,能够大面积提高单产和总产,实属不易。实践证明,多年来实施这两项工程的路子是对的。希望我省农技部门再接再厉,继续实施好这两项工程,加大科技和项目资金投入,促进我省粮食生产水平的总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