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 上午00:23:17 星期一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生态蔬果行天下 产业扶贫富百姓

发布时间: 2017年09月19日 09:45  字体: 文字来源:当代先锋网、黔农在线  作者:徐元芳 访问量:179次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这么绿油油的蔬菜和品种繁多的食用菌,看起来就让人垂涎欲滴,真是太舒服了”。在“2017中国·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现场市民张黔胜告诉记者。正如张先生所说的,凡是来到交易会现场贵州省农委蔬菜专班展区的市民对展区内展示的原生态果蔬和食用菌都要驻足观看一番,欣赏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9月16日至18日由农业部、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农业委员会、贵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7中国·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在贵州省农委蔬菜工作专班的展区前人头窜动,很多前来参观的市民对原生态的蔬菜和品种繁多的食用菌品种都赞不绝口。

  据贵州省农委果树蔬菜工作站站长、省蔬菜工作专班副班长张绍刚介绍:2017年3月,按照省政府部署,由省农委牵头,省直17个部门共同成立省产业扶贫蔬菜工作专班,专攻蔬菜和食用菌产业,推动全省绿色农产品“泉涌”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专班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当好领导决策的参谋者,争做产业扶贫的主力军和先锋队,围绕主业主动作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好蔬菜产业扶贫工作。

  据统计,截止9月上旬,全省蔬菜累计种植面积1684.9万亩、产量2408万吨;食用菌累计种植面积74072亩,产量35.78万吨。其中,蔬菜当旬种植面积50.44万亩,产量226.13万吨;食用菌当旬种植面积3893亩,产量3.72万吨。果园面积突破700 万亩,比上年增加10%以上。在全国蔬菜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贵州蔬菜产销顺畅,有力地助推了贵州绿色农产品“泉涌”发展,风行天下。今年以来,累计带动全省40万贫困人口参与产业发展,脱贫增收。

  同时摸索出多种产业扶贫模式,建立起了蔬菜产业经营主体与贫困群众的利益连接机制,让企业、合作社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加快引进和培育市场主体。引进、培育蔬菜企业和合作社共计1221家。在贵阳地利农产品物流园和贵州双龙农产品物流园设立了6.4万平方米“贵州产业扶贫蔬菜销售专区”,对入驻的贵州蔬菜企业及合作社实行入场费、场租费减免的优惠政策,贫困县和贫困乡优先进入。组织22家蔬菜生产企业与在筑29家高校产销对接,签订了供货协议27份,订单生产达200万亩左右。加大品牌建设力度,贵阳“黔山牌”、“遵义大娄山”、“安顺蔬菜”等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得到提升。

  “贵阳市民的热情度真是太高涨了,我们为本次展会准备的7个品种,14000多份的品牌红苕粉、土豆粉、有机香菇、干黑木耳等产品,开展还不到2个小时就已经销售了5000多份,看样子我们马上要进行补货了。现在市民对农产品的要求高了,只要是原生态的好产品就一定能收到消费者的青睐”,贵州铜鑫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