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抓目标 抓关键 抓重点 推动全省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全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2021年2月25日,全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电视电话会议召开,省委常委、副省长、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胡忠雄出席并讲话。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两会”、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等重要精神,全面总结全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成效,安排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强调要坚定“四个强化”发展思路,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重整行装、再鼓干劲、行稳致远,努力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推动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作出食用菌产业的应有贡献。

省政府副秘书长、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邹康主持会议。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步涛通报全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投资促进局、毕节市、黔东南州、白云区、安龙县和道真贵旺生物有限公司、晴隆县江诚商贸有限公司作交流发言。省食用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农行省分行、省品牌建设促进会、贵州农职院、贵阳农投集团、省果蔬行业协会食用菌分会负责同志,省食用菌专班有关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

会议认为,2020年全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取得突出成效,是全省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贵州发展实现“黄金十年”作出应用贡献,并呈现出鲜明的食用菌产业特点。有担当,各级各部门切实将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紧紧围绕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通力协作、精准施策,形成上下聚力兴产业的发展态势。有举措,持续实施菌种、菌材、主体培育、人才、绿色发展等重点工程,着力推进品牌打造、机制构建、要素保障、综合效益“四个强化”,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关键领域自主创新研究,在解决一些瓶颈问题上实现突破。有成效,全省食用菌产业增速位居全国第二,产值产量进入全国前十,带动就业17.92万人,成为全省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打赢脱贫攻坚战、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产业。有亮点,成功举办贵州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和中国食用菌品牌集群成立大会,完善食用菌标准体系,形成“黔菌”为统领的品牌体系,推广“黔菌贷”等金融创新,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促进产能加快释放。各地产业发展思路清晰、各具特色、亮点纷呈、潜力广阔。

会议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全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要重整行装、再鼓干劲、行稳致远,坚持“强化一个品牌、强化两大机制、强化三大要素、强化四大效益”的发展思路,全面落实年度推进方案,为实现全省“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强调,2021年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抓目标,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实现规模、产量、产值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进一步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推进食用菌深加工,提升食用菌产品经济效益。推动食用菌产业从脱贫产业向富民产业过渡,带动稳定就业20万人抓关键生产端要解决好谁来生产的问题,加大力度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总结推广“稻菌”“菜菌”等高效种植模式,“林菌”种植规模要突破13万亩、增速20%以上。市场端要立足省内、扩展省外,省内要进一步推进“七进”,挖掘市场潜力;省外要瞄准周边省份,努力降低物流成本;要加强贵阳农产品物流园食用菌市场建设,着力抓好线上营销。抓重点品牌方面,要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支持开展“两品一标”认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宣传。品种方面,要进一步强化食用菌品种选育、扩繁、示范、推广,建立母种、原种、栽培种供给体系和技术开发体系,整合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合力解决菌种问题;菌材要立足省内,逐步提高自给率。品质方面,要打通食用菌一二三产,大力引进食用菌装备制造企业,推进食用菌全产业链特别是加工业发展,并与康养、旅游、餐饮、休闲、文化旅游等新业态融合发展;要加快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示范基地,着力提升食用菌生产现代化水平。

会议强调,要加强食用菌产业发展支撑保障。加强组织保障,各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食用菌专班,要积极履职尽责,进一步加大工作调度,落实政策保障,切实解决食用菌用地、用水、用电等困难问题。加强金融保障,继续推进“黔菌贷”等金融创新推广、扩大战果,并适应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变化,探索新的支持方式。加强人才保障,进一步抓好人才引进和培育培训工作,切实化解人才制约问题。

各市(州)、各重点县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专班负责同志和部分企业代表在分会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