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方涛到黔东南州、黔南州开展家庭农场工作调研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方涛到黔东南州、黔南州开展家庭农场

工作调研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方涛带领有关人员,到凯里市、龙里县、贵定县等开展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工作调研。调研组与农场主座谈,听取乡镇和农业农村部门同志汇报,详细了解家庭农场发展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下一步吸引年轻人兴办家庭农场,推动全省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求。

          

方涛强调,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是稳固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举措。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结合点,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方涛要求,要围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年轻人兴办家庭农场,推动全省家庭农场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制定省级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制度,把符合条件的种养大户、专业大户都纳入到家庭农场培育名录管理范围,推动家庭农场普惠制政策的建立与落实。认真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规范土地流转。研究制定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土地流转补助、税收优惠和政策引导扶持的措施,营造全省家庭农场发展良好环境。着力扶持发展种粮家庭农场,让种粮家庭农场为全省粮食安全作出贡献。二是健全管理体系。建立考核制度,将发展培育家庭农场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安排,纳入乡村振兴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家庭农场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作用。省市县三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常抓不懈,2021年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力争达到800家以上。继续开展贵州省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汇编成册分送各地,让农民群众照着学、跟着干。积极探索建立家庭农场工作整县推进机制,开展家庭农场示范村和示范县创建。加大监管力度,引导家庭农场标准化建设和制度化管理,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对违反法律和政策要求的行为及时纠正和查处,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进一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工作责任落实落地,不断夯实提升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能力水平,促进家庭农场健康稳步发展。三是完善服务措施。利用中央财政社会化服务资金项目,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有针对性地为家庭农场提供更多更好服务内容。结合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为家庭农场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更加优质的技术服务。立足家庭农场发展需要抓好跟踪服务,引导家庭农场与企业、合作社及社会化服务组织融合发展。四是创新支持方式。认真落实2019年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鼓励开展家庭农场综合保险试点”的要求,选择部份家庭农场开展农业综合保险试点。创新丰富家庭农场支持手段,研究制定符合现阶段家庭农场发展需要的普惠政策,促进家庭农场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五是加强宣传培训。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外出创业成功人士、有一技之长的大学生等“乡贤”创办家庭农场。加强政策宣传,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家庭农场发展,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途径,大力宣传扶持发展家庭农场的相关政策和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为家庭农场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培训,将家庭农场经营者纳入新型农民培训范围,充分利用社会各类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力度,针对其能力素质、从业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引导家庭农场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提升家庭农场经营人员素质、内部管理水平和生产经营能力,培养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高素质的家庭农场经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