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关于进一步加强夏收作物田间管理和抗旱保春耕工作的通知(黔农发〔2010〕25号)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黔农发〔2010〕25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夏收作物田间管理

和抗旱保春耕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地)农业委员会(农业局):

自去年秋种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出现持续干旱,目前旱情仍在继续发展。据气象部门3月8日监测结果显示,全省有61个县(市、区)达到特重级气象干旱标准; 10个县(市、区)为重旱级标准,6个县为到中旱等级,5个县为到轻旱等级,旱情呈蔓延加剧态势。

受旱灾影响,目前我省农业生产形势较为严峻。一是受旱范围广、旱情严重,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据3月4日农情调度,全省农作物受灾1304.48万亩,成灾634.83万亩,绝收163.09万亩,预计造成粮食产量损失22.43万吨;蔬菜受灾损失较大,部分新植茶苗、果苗因旱枯死。二是夏收作物长势较差。小麦一类苗占31.23%,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二、三类苗分别占40.98%、27.79%,同比分别增多1.38、12.22个百分点。油菜一类苗、二类苗分别占32.92%、40.99%,同比分别下降6.20、0.86个百分点;三类苗占26.09%,同比增多7.06个百分点。三是影响春耕生产,目前春播进度慢于去年同期。种洋芋、种玉米、种蔬菜、烤烟育苗、玉米育苗、红苕育苗的同比分别少5.23%、 23.11%、4.85%、15.21%、24.49%、7.20%。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抗旱保春耕有关部署和农业部的要求,确保全省农业生产目标顺利实现,各级农业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进一步加强夏收作物春季田间管理,扎实做好抗旱保春耕备耕工作。

一、充分认识加强夏收作物田间管理和做好抗旱保春耕工作的重要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和粮食生产,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中央领导反复强调要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确保农业特别是粮食不出问题;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形势不逆转,是加强通胀预期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重要基础。夏季粮油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季,夏粮增产对全年粮食丰收至关重要,对全年农业农村形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当前正值我省夏收作物后期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即将进入春耕春播大忙季节。时不我待,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强夏收作物田间管理和做好抗旱保春耕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理清思路,明确任务,按照“救小季,保大季”的指导思想,积极抓好夏收作物田间管理和抗旱保春耕工作,千方百计实现“夏收损失秋收补”,力争全年农业有个好收成。

二、切实加强夏收作物春季田间管理

各地要根据当前小麦、油菜、蔬菜等作物苗情长势和气候变化,组织抓好以浇水、追肥、防治病虫为重点的田间管理工作。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认真做好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工作,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苗情、不同墒情,有针对性地制定春季田间管理措施,指导农户抓好农作物的管理,促进苗情升级转化,促进后期生长发育,努力做到不减产。水源条件允许的地方,要重点抓好浇灌保苗,做到能浇尽浇、能保尽保,力争实现多增产。在加强田间管理的同时,中高海拔地区还要继续组织群众大种春马铃薯,确保完成全年1000万亩的种植计划。加强春季茶园、果园管护,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三、扎实做好抗旱保春耕工作

今年立春早、农时紧,季节不等人,抗旱保春耕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各级农业部门要牢固树立抗大旱、持续抗旱的指导思想,广泛发动群众,千方百计开辟抗旱水源,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设施和各种设备,加强抗旱物资调配、调节和供应,加大工作力度和技物投入强度,迅速掀起抗旱保春耕热潮。要因地制宜搞好改种补种工作。对因旱绝收的地块,要积极动员、组织农民犁翻整地,及时改补种适宜农作物,尽最大努力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失。要及早把粮食生产计划按区域、按作物科学布局,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制。要加强调查研究和检查指导,及时掌握播种进度,帮助种粮农民解决实际困难。要研究制定秋粮作物生产指导意见,发布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及早开展技术培训,尽早落实好示范样板。要算好水帐,以水布局,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对于没有水源保障的稻田,要做好有水种稻、无水改旱的两手准备;要组织好统一育秧,做到一旦来水能够及时插秧;确实无法栽插水稻的,要及时改种旱作作物;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旱育稀植和玉米育苗移栽、挑水点播、地膜覆盖等旱作节水技术,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和水资源,确保主要粮食作物面积落实,实现春耕生产不空地、不撂荒。

四、认真搞好配套服务

抓好农资供应和市场监管,进一步检查春季农业所需的种子、肥料、农药等物资的准备情况,加强春播种子调剂,满足春耕生产需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以种子、农药、化肥为重点的春季农资打假护农保春耕行动,强化市场监控,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杜绝假劣种子等生产资料流入市场,制止乱涨价行为,保护农民利益。强化农业信息和农产品流通服务,及时准确地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加大信息调度工作力度,及时发布生产信息、气象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等,为农民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抓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基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广泛宣传、培训各项增产技术,切实提高农民种田水平。

二○一○年三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