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积极探索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
我省积极探索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
努力破解“三农”发展难题
2015年以来,根据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以下简称“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指导小组办公室安排部署,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与省农委等部门协调配合,在铜仁市德江、六盘水市水城等9个县和和金沙、湄潭2个县分别开展了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与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在2017年12月31日前,试点县暂时调整实施关于集体所有的耕地使用权和集体所有的宅基地使用权不得抵押的法律规定,赋予农村承包土地(指耕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功能。
截至2016年1季度末,普定、德江、开阳等6个县开展了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贷款余额1.6亿元,占全省该贷款业务余额的66.7%。金沙、湄潭两线开展了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贷款余额0.15亿元,占全省该贷款业务余额的3.85%。其中,普定县2014年7月向白岩思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颁发了全省第一本《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该企业以土地经营权为抵押获得信用社贷款900万元,开启了农村产权直接向金融部门抵押融资的破冰之旅,目前,该县已发证33本,抵押贷款共2910万元。
一、主要经验做法
(一)建立“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联动机制。
省政府把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作为全省农村改革重点工作来推进,积极组织全省试点申报工作,成立了由常务副省长、分管副省长为组长,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委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全省“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为开展贵州省“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在全省“两权”抵押贷款试点领导小组指导下,全省10个试点县(区)(湄潭县同时为农地试点和农房试点)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试点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出台试点方案,指导试点工作顺利有效推进。
(二)整合部门资源推动配套措施落地。
一是健全“两权”抵押贷款风险缓释机制。省级财政部门安排专项资金,以参股形式支持建设县域政策性担保机构;保险监管部门建立农业保险专项资金,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推动农业保险快速发展。德江、开阳、盘县和兴仁4个县,成立了政府性担保公司,占全部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的44.4%;金沙县政府出资建立担保公司,为当地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提供增信服务。
二是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从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来看,德江、普定、安龙、兴仁4个试点县出资建立了“两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其中,安龙和兴仁规定按照风险补偿金和银行8:2的比例进行风险分担;从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来看,2个试点县中的金沙县政府出资2000万元成立风险补偿金,按照风险补偿金和银行3:7的比例进行风险分担。
三是完善抵押物处置。农业部门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德江、水城2个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已成立县级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为农地抵押物流转和处置提供了平台。
四是加快农村产权确权。从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来看,贵州省作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省试点省份之一,开展确权的乡镇1189个,占比87.68%;已完成二轮延包权属调查面积1113.66万亩,占全省二轮延包面积2700万亩的41.25%;完成实测面积1102.97万亩,占全省国土“二调”面积6844万亩的16.12%。其中,湄潭、开阳、水城、安龙4个试点县农村土地确权率在60%以上。从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来看,湄潭县住房所有权确权率为98.2%,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率为98.2%,确权进展较快。近期,在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的督促和指导下,金沙县正式启动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县委、县政府对试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目前,金沙县住房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共确权509户。
(三)创新“两权”抵押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
在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督管理部门的引导下,贵州省辖内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开展“两权”抵押贷款业务。贵州银行、贵阳银行、贵阳农村商业银行等20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均根据“两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制定了“两权”抵押贷款实施细则,对贷款用途、利率、还款方式、风险防控、处置机制等内容进行了明确;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等全国性金融机构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对“两权”抵押贷款业务也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尝试,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特点,围绕贷款利率、期限、额度、担保、风险控制等方面,创新推出了符合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的“两权”抵押信贷产品。截至2016年1季度末,贵州省金融机构农村土地承包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2.4亿元,其中,以农户为贷款主体的贷款余额0.35亿元,专业大户贷款余额0.19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余额1.63亿元;农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余额3.9亿元,贷款主要为中长期贷款,期限集中在一至三年,贷款余额2.6亿元,中长期贷款占全部农村土地承包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的66.7%。
二、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亟需关注的问题
(一)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展较缓慢。部分地方党委、政府一把手对确权工作不够重视,确权工作进度较慢的情况,目前全省仍有36个县没有完成确权测量招标工作;确权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历史遗留问题多,纠纷调处难度大;测绘工作不能跟上要求,具有乙级资质以上的测绘公司在全国都在开展测绘服务,人员分散,作业面广,测绘力量薄弱;资金到位率低,全省仍有18个县经费不到位。
(二)价值评估方式有待完善。目前,贵州省部分试点县积极探索合理科学的“两权”价值评估机制。如,普定县设立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价格评估工作办公室,专门负责土地流转经营权、地上附着物等的价值评估测算工作。但从总体来看,贵州省缺乏专业“两权”抵押物评估机构,基层资产评估机构较少,“两权”价值评估制度和价值评估管理不够健全,造成了农村产权交易信息不对称,给“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推进形成了难题。
(三)风险补偿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由于贵州“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尚处于初始阶段,各项配套基础条件不够完备,如:全省10个试点县仅5个县成立了风险补偿基金,风险分担机制的缺乏直接影响金融机构开展试点工作的积极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快“两权”确权登记,推进评估流转等配套措施的完善。以县为主、以今年完成确权任务80%为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抓紧航飞,制作工作底图。把每个月和每个季度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落实到村、到单位、到责任人,实现整体提速。加快建立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加快形成两权抵押、流转、评估的专业服务机制。
(二)加快推动建立抵押物处置和风险补偿机制。支持试点县探索通过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挂牌再流转、农村资产经营管理机构托管等多种处置方式,建立符合当地“两权”业务开展的抵押物处置机制。推动试点县政府尽快建立“两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并适度提高风险补偿比例;并协调、鼓励试点地区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和发展农业保险,降低两权抵押贷款的信贷风险。
(三)建议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增加“两权”抵押相关信贷产品和实现服务方式创新。引导更多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两权抵押贷款业务,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根据从事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围绕贷款利率、期限、额度、担保、风险控制等方面,创新推出家庭农场贷款、种粮大户贷款等多种信贷产品,不断完善金融服务,简化贷款流程,有效盘活农村集体土地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