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农业法治宣传教育着力点
法治是农村改革的压舱石、农业发展的助推器。加强农业法治宣传教育,对于推进依法行政、法治农业建设,加快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我省农业法治宣传教育建设,主要从三个点上发力。
一、以“关键少数”为重点,加强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学法用法关键是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省农委制定学法用法制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国系列讲话、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推动干部职工学法用法,让干部职工严格按照权力清单用权、按照法定界限用权,正确行使权力,勇于担当责任。对于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听取农业法治工作汇报每年不少于2次,“三重一大”事项均通过党组会或者主任办公会审议,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政务公开,防止不作为、乱作为、滥作为。对于公务员,落实年度公务人员法律考试制度,每年都要进行网上考试,并纳入个人考核、考查内容,提高了公务人员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对于农业执法人员,严格落实执法人员培训制度,各级通过培训、轮训、技能比武,进一步执法能力和办案水平。执法人员每年法律培训时间不少于40小时。
二、以绿色生态为重点,规范农业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坚守发展生态两条底线,着眼于“五个绿色”,结合发展茶叶、辣椒、火龙果、苡仁、高粱、大鲵等特优产业,推动农业法治入企业、进园区,增强农业市场主体绿色生产、质量安全理念。通过集中培训、专家指导、开通热线、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方式,重点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农民权益维护等方面法律法规,引导农业市场主体知法、守法、用法,促进各类农业市场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坚持法律服务与执法监管并举,加强生产经营活动执法监管,注重质量关口前移,在生产基地推行“小锅炒菜”,即开展点对点指导、小范围培训,做到人人过关。对拿不准的药物坚决不用。“宁要草,也不要草甘膦”。正是因为注重宣传教育和严防死守,贵茶早在2011年就通过欧盟400多项农残检测出口到德国,目前产品远销德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沙特阿拉伯等十个国家和地区,并荣获2016年德国农业协会金奖。
三、以职能转变为重点,提高农业法治宣传教育成效。结合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强化服务,着眼于法律法规、道德约束、内部控制三道屏障,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推进生产、监管、服务并重,为农业市场主体创业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加强与法制生活报、贵州电视台等合作,聚焦热点、亮点,每周一个专版,宣传方式更加生动鲜活。二是充分利用“阳光946”、“12316”、农业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新技术加大农业法治宣传,让学法用法更加方便、明了。三是利用“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 ”、3·15消费者维权日和食品安全宣传周、放心农资下乡和科技三下乡等活动引导生产经营主体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四是坚持把农业普法融入行业监管和服务全过程,建立以案释法制度,广泛开展以案释法和警示教育,使行政执法、纠纷调解和法律服务的过程成为向管理服务对象宣传普及法律法规的过程。
但也应当看到,我省农业法治建设依然有待加强,推进农业依法行政依然面临不少困难。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法治宣传教育,真正让学法更加全面深入,做到先学一步、学以致用;尊法更加坚定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守法更加严格自律,心有所畏、言所有戒、行所有止;用法更加积极主动,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