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农牧局2017年春耕备耕工作情况
2017年我市春耕粮食生产以“稳定总产,提高单产,提升品质,提高效益”为总体思路,把“抢农时、抓春管、促春耕”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为首要任务,立足“调结构、保供给、促增收”,提高粮食生产种植水平,促进粮食提质增效。
(1)春耕物资准备情况。
目前,种子、农药、农膜等农资也基本备足,价格平稳,水稻种子需求量150吨,已备量150吨,目前已销售80吨;玉米种子需求量70吨,已备量80吨,目前已销售40吨;农膜需求量200吨,已备量200吨,目前已销售120吨;肥料需求量0.31万吨,已备量0.36万吨,目前已销售0.14万吨;农药需求量50吨,已备量45吨,目前已销售2吨。
(2)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
为保护广大农民切身利益,规范整顿农资市场秩序,确保农用物资质量,农牧局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种子管理站、植保站、土肥站等农资监管部门从元月份开始,进行联合执法,对全市农资商店进行严格检查和监管,维护农资市场秩序,保障春耕生产物资安全。
(3)抓农业技术培训。
为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开展“科技服务下乡”工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下乡讲课,将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介绍给农民。开展试验示范,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全市。目前,正着手落实水稻、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样板点,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基地的选点工作,组织落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工作。
二、主要措施
(一)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指导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正确处理好稳定粮食面积与结构调整的关系,通过全面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技术,力争水稻满栽满插;通过调减玉米面积,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合理调整作物布局,落实宜粮则粮、宜经则经的种植措施,确保品种面积调减,农民收入不减。
(二)优化品质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大力推广优质主导品种和实用主推技术,努力推进粮食标准化生产,着力建设优质粮食生产示范基地,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粮食种植效益。
(三)普及实用技术。一是狠抓技术培训和示范,为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开展“农业技术走基层活动”。通过宣传发动、强化培训、开展现场示范,提高各项提质增效先进实用技术的到户率、到田率。三是切实抓好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力争把病虫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运用绿色防控方式开展防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四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严格控制化肥的使用量,确保化肥使用零增长。其它作物要以市场化指导种植,积极争取项目,按照项目性质不变,加大各部门的资金整合力度,强势推进,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落实。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落实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五)强化目标管理。按照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要求,确保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六)强化农资监管。以种子、农药、肥料为重点,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确保农民利益和农业生产安全。要求局属相关农资监管部门履行好各自的监管职责,指导各乡镇农业农业服务中心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管好市场,确保春耕生产物资安全。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农户存在观望心态。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大规模投入,部分农民在春耕期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等、靠、要”思想,观望政府惠农措施,期待政府发送农资。
(二)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劳动力减少,“谁来种地”的问题仍然显得十分突出。
四、下一步工作意见
(一)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认真宣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以农业科技为支撑,加大科技推广运用力度,将现有粮食、蔬菜等集成技术、关键技术推广好、运用好。春耕春播期间,继续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全面完成2017年各项目标任务。
(二)强化农业信息技术服务。配合有关部门,加快村级电商服务站建设,加强生产信息与市场信息互动作用,强化农机农技深度融合,大力推广轻简化农业技术,切实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着力在农业标准化、科技化、集约化、专业化等方面做文章,积极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化农业生产组织,规范操作规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向规模经营发展。
(三)强化农业行政执法。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大力开展农资打假护春耕行动,在加强农资经营者守法意识教育的同时,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及乱涨价、哄抬物价的行为,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