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参加2017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暨农资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发布会
2月27日,农业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召开2017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暨农资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发布会,动员部署2017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发布农资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会上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和质量兴农绿色发展,对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提升农资打假能力水平。一是加强源头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加快完善农药生产、经营许可制度,严格执行市场退出机制,严打无证制售假劣农资的黑窝点。二是加大案件查处,提高执法震慑力。加大农资监督抽查结果和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研究制定案件移送的具体程序和标准。三是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能力水平。改善农业执法监管设施装备条件,建立健全农资打假执法监管信息系统,加快推进主要农资产品电子追溯体系建设。四是推进社会共治,完善打假长效机制。加强联席会议制度建设,完善案件会商、检打联动等长效机制,畅通假劣农资投诉举报渠道。
陈晓华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把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建立农资生产经营者信用档案和黑名单制度,将无证生产经营、制假售假、检测不合格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企业纳入黑名单,进行重点监管。要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对失信主体依法依规采取联合惩戒措施。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程建林发布了29个部委联合签署的《关于对农资领域严重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并就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提出要求。公安部、工商总局和质检总局分别对各自领域农资打假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浙江省农业厅、甘肃省工商局、云南省质监局、山西省公安厅作典型发言。会议由农业部总畜牧师马爱国主持。
为迅速贯彻落实2017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暨农资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发布会精神,我省除省级分会场外,还设了83个市(州)、县分会场,将会议精神立即传达到各省各级各部门,各级各部门3000余人收看了会议。
为切实做好2017年我省农资打假工作,我省随即召开了贵州省农资打假工作协调小组2017年第一次联席会议。受省农委常务副主任胡继承的委托,省农委总经济师向青云主持会议并要求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农资打假工作的认识,将本次会议精神学习好、汇报好,提出各自系统的工作方案,切实推进全省各级各部门扎实开展好农资打假工作,为我省绿色农产风行天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切实维护我省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