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讯息

全省召开火龙果换种技术培训会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盘枝错落蔓延生,绿意盎然满园春。当前正是火龙果枝蔓开始生长的季节,为深入推进火龙果产业裂变发展,示范应用换种技术,提升农技干部及相关企业专业技能,促进火龙果产业提质增效,2017年4月11日,省果蔬站在贵州省火龙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镇宁县良田镇坝草村)召开火龙果换种技术培训会,会议邀请省果树所介绍火龙果工程中心建设情况,并进行现场培训,传授换种技术。镇宁、罗甸、贞丰、关岭等四个产业裂变重点县的果树部门负责人和农技干部,火龙果企业(合作社)代表等70余人参加。果树所专家还分别介绍了我省新育成的自花授粉红心火龙果品种、资源圃、育苗技术、限根栽培、错季栽培、行间套种凤梨、不同栽培模式(T型、A型)等,参会人员所获匪浅。会后各部门、企业(合作社)还就换种相关事宜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由省果蔬站、省果树所随后联合发布指导意见。

1.jpg


2.jpg

(专家介绍选育新品种,讲解行间套种凤梨技术)


4.jpg

(讲解育苗技术)


5.jpg

(传授嫁接技术)

      2016年省委省政府确立火龙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裂变发展示范产业之一,并把规模化基地建设、提质增效作为裂变发展主基调。围绕主基调,初步行成了沿南北盘江及红水河流域的产业集聚区和核心区,包含罗甸、镇宁、贞丰、关岭、望谟、册亨等县,面积12.6万亩、产量3.3万吨、产值2.7亿元。

6.jpg


火龙果是我省的一个“山珍”,品质优良,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家珍”。去年火龙果产业带动农户5.7万人,人均收益4700余元。

7.jpg


    “山珍”可以“泉涌”。贵州火龙果种植环境均无工矿污染,生态环境良好,且山区隔离条件好,病虫害发生少,天然的“绿色”农产品。今年是产业裂变发展第二年,按照“一年示范、二年提升、三年见成效”的要求,围绕“三品”建设,采取“突破瓶颈、找准爆点、绵绵用力”方式,着重开展火龙果大数据中心建设、产业标准体系构建、换种工程、有机肥替代化肥工程等,共同打造贵州火龙果品牌,抱团发展,整体提质增效,助推“贵州绿色农产品黔货出山风行天下”。

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