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安排部署2017年农情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毕节市各县、区农情调度工作,及时准确反映农业生产动态,为各级领导指导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毕节市农委按照《省农委关于加强农情信息工作的通知》黔农办发(2017)15号文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特对2017年的农情信息工作作出如下安排部署。
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搞好农情信息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毕节市位于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过度的倾斜地带,公路、铁路纵横交错,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市,粮、油、经作物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农业信息传递快慢、质量的好坏、准确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领导者的思维与决策,社会效应的意义十分重大。因此,领导层要充分考虑到农情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高度重视农情信息工作,全委上下及各县区农牧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搞好农情信息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考核机制,促进农情工作再创佳绩。市农委成立以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科室(站办)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情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形成分管领导亲自抓,相关科室(站办)负责抓,业务人员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农情人员稳定,在以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促进农情工作再创佳绩。
三、要搞好上下联动,实施部门协作,保证农情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市农委相关科室(站办)要积极支持、配合农情人员的工作,市农技、植保、土肥、种子等工作部门每个干部职工每月至少要搜集完成1篇典型材料;各县区农牧局(农办),除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农情信息调度系统表册外,每月至少要上报10篇以上信息,农情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与年终目标考核紧密联系,实行奖惩挂钩,搞好上下联动,实施部门协作,确保农情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四、农情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工作,认真负责。
在搜集原始数据、整理、汇报农情信息工作中,农情人员要本着对农业工作的敏锐性,季节的时令性,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渠道,尽量搜集到当前在农业生产、农业重点项目等方面有关的数据,通过归纳整理成有用的农业信息,发布于农情信息平台和《毕节实验区农业网》、《毕节日报》、《乌蒙新报》以及《贵州省农情信息网》,达到服务于农业生产和信息共享,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毕节农业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五、要积极开展农情信息工作培训
针对各县区农情人员变动情况,为迅速提高新进农情人员的业务水平及业务能力,就季节时令的农事活动、《贵州省农情信息调度系统》、作物产量预测等相关表册的填报等要认真组织开展农情信息工作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