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渔业专家到青海考察鱼类资源保护先进经验
应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邀请,贵州省农业委员会渔业处处长、研究员龙明树,贵州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工程师许劲松,贵州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所长、省特色水产体系岗位专家、研究员杨兴及育种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李建光一行4人于7月6日—9日,赴青海省实地考察青海湖裸鲤保护与繁育发展情况,学习借鉴青海省在鱼类资源保护技术、政策措施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
考察组一行认真听取了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史建全主任的情况介绍,了解到青海省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在裸鲤资源救护、资源调查、物种保护技术、生态环境检测和增殖放流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加大科研创新,为裸鲤资源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坚持开展人工繁育和增殖放流,使裸鲤自然资源迅速恢复。同时还带动了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赢”局面,为水域保护和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水域生态环境改善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考察组一行实地考察了青海湖裸鲤原种场及青海湖裸鲤研究中心的工厂化苗种培育车间和刚察县沙柳河畔裸鲤增殖放流站。调研了沙柳河和布哈河的裸鲤繁殖洄游情况,对沙柳河河道上的开放式阶梯型过鱼通道、工厂化苗种培育车间的水循环系统及设施构建等进行了细致观摩学习。详细了解了裸鲤的洄游、采卵、授精、孵化、仔鱼开口等多个关键技术环节。
考察组一行还与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土著鱼与冷水鱼的苗种培育、人工繁殖、饵料适口性等多个方面交换了各自的技术经验,还就贵州的冷水资源利用与养殖品种丰富化、土著鱼类资源保护等进行了交流探讨,对后续在贵州省开展青海湖裸鲤易地试验研究相关技术合作达成了意向。考察组一行表示:回去后,认真总结此次考察成果,积极吸收青海省的优势技术与先进做法,因地制宜,提出贵州省土著珍稀鱼类救护与繁育、冷水鱼产业发展的对策,为贵州渔业资源保护、产业发展及政府决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