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讯息

饲草饲料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饲草饲料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寒潮来临,做好饲草饲料的防冻抗寒保苗措施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损失,在南方凝冻过后及时进行后期管理,争取来年畜牧业生产有序进行主要措施如下:

一、饲草方面

1、适时收割。注意合理留茬高度,当年最后一茬牧草收获时的留茬高度,直接影响到再生草的生长速度,多年生牧草越冬前收割的留茬高度一般在510厘米之间。

2、适当覆土。方法是在封冻前利用机械或人工进行覆土,通过调整牵引机械的速度来控制覆土的深度。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时间,通常应在封冻前10天内进行;二是覆土深度,一般在5厘米左右,过深会影响来年牧草的返青。

3、浇封冻水。在田间凝冻之前浇一遍封冻水,可提高越冬牧草成活率30%以上。

4、覆盖物。因地制宜,在多年生牧草种植地块上覆盖厚10厘米左右的秸杆、稻草、谷壳等覆盖物,或是在牧草地中撒施草木灰或畜禽粪,以保温防冻,并在来年牧草返青前及时清除覆盖物,可有效提高牧草的越冬率。

5、及时开展受灾草地的田间管理工作。一是对已经受冻的牧草,融冻后应在晴天及时刈割清除冻叶。二是牧草受冻后的草地,在开春后向牧草及时提供养分。若水肥不足,则生长不良。如果牧草越冬前没有施肥,在返青前一定要施肥,最好施厩肥,每亩100千克;每次刈割后要及时浇水、追速效肥和中耕松土,或施尿素,每亩7.510千克。若连续长期下雨,要及时开沟排涝,以防积水,保持土壤通气良好。

6、做好草地补种准备工作。一是要组织好优良牧草种子的贮备工作。二是要对受灾损失较重的草地,及时清沟排水,组织农户在晴天及时整地,争取在温度回升后能够尽快补种牧草。

7、及时中耕除草。越冬后,天气乍暖尤寒,加上牧草苗期生长缓慢,与杂草竞争力差,因此必须及时进行中耕划锄,以疏松土壤,提高地表温度,使牧草尽早发芽,同时清除杂草,减少杂草与牧草争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预防春旱。

8、搞好病虫害防治。春季雨后土壤潮湿,易发生病虫害,要及时防治。多花黑麦草易受黏虫、螟虫等病虫害,要及时喷洒农药进行防治。苜蓿以菌核病最为常见,可在地面上施用石灰粉或在植株上喷洒多菌灵进行防治。其它病虫害如蚜虫、浮尘子、蝽象、潜叶蝇等,要及时发现并进行防治。

二、饲料方面

1、做好饲料及相关物资储备。雪冻灾害发生前,各养殖场(户)须密切关注气象预报,按照雪冻灾害发生的时间,备足15天以上饲料,以及1个月以上的主要饲料原料。并切实做好发电设施、燃料、保温等相关物资储备,避免因停电、道路封闭和饲料短缺带来的畜禽冻死、饿死及病死。及时准备相应的除雪、除冻设备或工具,切实做好养殖场户应对雪冻灾害的防控预案及应急措施,确保畜禽安全越冬。

2、做好饲料应急调剂工作。交通不便地区的养殖场出现饲料短缺情况时,要及时上报县(市、区)农业局或防冻抗灾指挥部,请当地驻军或武警部队支援。在当地饲料厂或大型养殖场出现饲料原料紧张时,可由县(市、区)农业局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调剂饲料原料。




                                                           省农委草业饲料处

                                                            201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