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水产养殖 筹发展之路
——毕节市水产站深入基层调研水产养殖
阳春三月,为谱写渔业发展新篇章,毕节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全力以赴谋划水产养殖发展之路,市水产站站长詹会祥带领职工先后到了七星关区、赫章县等地考察水产养殖情况。
3月4日,水产站一行到七星关区朱昌镇考察水产养殖,发现小屯村那里有100余亩荒废多年的田土,比较适合发展水产养殖,可以变废为宝,助推乡村发展。
据当地村民陈虎介绍,这一片田土多年没人耕种,一直荒废,由于排水不畅,许多地方已积水,且自然生长一些鱼类(主要是鲫鱼),当地老百姓还经常在里面钓鱼。目前,村民陈虎已流转了80余亩,准备发展水产养殖和休闲娱乐等。
通过实地考察和听取介绍,詹会祥站长认为他们的思路是好的,符合国家鼓励发展乡村经济,实施产业扶贫等要求,同时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对整个区域进行功能规划,合理布局;二是先把几个养殖区域清整,力争18年上半年投产,以短养长;三是由于周围都是住户,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四是由于许多养殖区域都处于地势低洼地带,一定要做好防洪防逃实施;五是此处可能属于基本农田区域,荒废时可能没人过问,一旦开发可能会有麻烦,应事先与相关部门对接一下。

3月5日,詹会祥站长一行在赫章县水产站王站长的陪同下,对赫章县水生濒危鱼类救助站选点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赫章县已成立的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区,拟在县内选点作为水生濒危鱼类救助站,该县农牧局相关负责人经过考察,初步选点城关镇河口村。

詹站长一行驱车到河口村,顺着山路步行600余米到出水点,前面是很久以前因引水灌溉修建的拦河坝,坝内早已被填满泥沙,坝下河沟两边都是山,没有相对平整的地方,只有在水源处因泥沙淤积后形成近10亩的平地,在下游300余米的山上有几处零星地块,下游600余米汇入赫章县后河。经实地考察,并经当地百姓,詹会祥站长对救助站的建设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把水源提高,在此修建鱼池;二是把水引到零星地块处建鱼池;三是把水引到大河边,利用大河边的地和部分沙滩建鱼池;五是在坝下比较开阔的河上修建鱼池;六是做好水源突然断水后的应急处理措施;七是要保证水源使用权归救助站所有,避免因用水问题与老百姓发生矛盾或水源污染后对救助站的运行造成影响。同时也提出几个问题:一是据当地村民介绍,平时这里的水量很大(目前处于枯水季节有0.3㎡/秒左右),但是有时会突然断断水(没有规律性,最长可以达到2个小时左右),这样会给以后的运行带来很大的潜在风险;除此之外,选择第一方案要注意防洪问题,因上游积雨面积大;选择第二方案由于该处坟墓较多,土地协调难度大;第三、第四方案投资较大等,另外由于现在进去的路在村寨处比较狭窄,还有几百米是小路,对以后的建设和运行会带来诸多不便。
此次调研,为我市2018年的水产养殖工作的有序推进奠定了基础,开凿了又一条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