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走进贞丰
全省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走进贞丰
5月9日至10日,全省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第八组代表们来到贞丰,先后实地参观走访了龙场镇龙山阳光田园综合体、者相镇旗上村万亩花椒基地、鲁容乡孔明村芒果科技示范园、珉城新市民居住区等项目点。
学生吃上放心菜 农户赚钱涨口袋
毛雨蒙蒙,雾锁深山。
贞丰县龙场镇龙山阳光田园综合体内的高效蔬菜种植园,放眼望去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同时一股清新的菜香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田间地头里,西葫芦、莲花白等鲜嫩欲滴,20余名农民正忙着采摘。
“我们都是附近的村民,在这里摘菜一天能挣80元钱。”
这些新鲜的生态蔬菜,大部分供给贞丰县营养午餐,让孩子们吃上放心菜。
5月9日下午,全省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第八组代表们到此,品尝新鲜的瓜果蔬菜,品味贞丰特色孃孃茶,学习带动致富的经验。
据贞丰县委书记陈湘飚介绍,龙山阳光田园综合体是按照4A级景区标准规划建设的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省级重点高效农业产业园,面积达3万亩,分为高效蔬菜种植园、景观植物种植园、养生茶叶种植园三大板块,于今年2月,被评选为全省示范农业园区。
为了在产业发展中让更多的农户受益,龙山阳光田园综合体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学校”的扶贫模式,由园区运营方世纪阳光公司出资金、出技术,设立教育培训中心开展种植技术,对群众指导和培训,群众同时通过土地流转、特惠贷等方式融入公司发展中,群众从农民变成股民和工人,并最终升级成为产业合伙人。
园区发展让所覆盖的贫困户782户3154人实现“五重收入”,贫困户最高增收2.8万元以上,最低的也可增收3180元。
“家里的土地流转给了园区,还能在家门口务工,一个月收入两三千元元,还学会新的蔬菜种植技术,以后可以和公司合作种蔬菜,收益越来越好呢!。”在园区务工的当地村民吴大娘很开心,基本天天来基地摘菜。
花椒树“种出”脱贫路 贫困村变成旅游村
车行于贞丰县者相镇东北部的山间,远远近近的田间山脚,插着红黄的小旗,边上的花椒树苗发被春雨润透,发出新绿。
5月10日,全省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第八组代表们来到贞丰县者相镇旗上村万亩花椒基地,看到村民们在田里俯身栽种花椒树。
“目前全村已经种下8000亩花椒,整个万亩花椒示范基地预计于今年6月份完成。”者相镇镇长兰鹏介绍道,旗上村是镇里的深度贫困村,得益于“春风行动”,镇里引进贵州裕丰登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到旗上村发展花椒产业,涉及旗上村的2000余户村民,其中精准贫困户400余户,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实施,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到基地务工,以土地或荒山入股、参与种植等方式实现增收。
花椒产业是阳光产业,一般在种下的第2年开始挂果,第3年进入盛果期,30年内均有收入,平均一亩地种110株花椒,盛果期每亩年产值可达1.2万-1.6万元,比种苞谷收益好得多。
“同时,公司在花椒树下套种地涌金莲特色花卉,购买500个蜂柜带动贫困户养殖,实行‘一户一柜’承包制,预计年收入1万元。”裕丰登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道,公司将建设花椒产业文化园、森林、生态产品体验园等,把花椒树覆盖的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省农委主任助理诸云强一边看,一边听,还一边认真做笔记。他说,“这种长短结合,产业叠加的形式很好,尤其是套种花卉养蜂,物尽其用,带农增收的方式值得借鉴。”
北盘江岸果飘香 鲁容脱贫有点“芒”
踏过山高水深、雄奇险峻、景色宜人的北盘江景区,盘山路蜿蜒向上,记者随全省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第八组代表们来到了北盘江岸边,贞丰县鲁容乡孔明村的芒果科技示范园。
3000亩芒果树已经在江岸的山头上站住了脚跟,替代了以往散乱种植的苞谷。
看到芒果树在赤黄色的沙石土里焕发生机,参观代表们纷纷点赞,种植芒果树既有好的市场价值,又有很好的生态效应。
“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鲁容乡,抢抓省委组织部定点帮扶机遇,积极推进‘春风行动’,确定了百香果脱贫,金芒果致富’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热带精品水果产业。”贞丰县委常委、鲁容乡党委第一书记郑锐说道。
由贵州鲁容惠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导经营的3000亩芒果科技示范园按照“规模发展、标准种植、市场运作、高效收益”发展思路,将辐射带动全乡10村推广种植10000亩芒果,预计可创造就业岗位1000余个以上,带动1000个农村家庭增收脱贫。
“这是贞丰县‘一江三果’产业的重要一环,预计到2020年,在北盘江沿岸的鲁容乡、白层镇、鲁贡镇、沙坪镇将发展种植芒果、火龙果、百香果等热带精品水果10万亩。”贞丰县委书记陈湘飚补充道。
贵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综保区主任耿贵刚称赞道:“贞丰县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情况发展热带精品水果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很快,效果也很好,牢牢掌握产业革命的‘八要素’,让北盘江岸的山头绿起来,打开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门路。”
不做贫困户 争当新市民
5月10日,周四。贞丰县珉城新市民居住区38栋1单元501的苏昌云,在小区的农贸市场申请了一个摊位,卖上了新鲜蔬菜。
从挽澜镇窑上村二组易地扶贫搬迁来的苏昌云,从未想过能在贞丰县城中心地段拥有一套120㎡的房子。这里毗邻县医院、全县最好的中小学、丰茂广场,还配套齐全的警务室、服务中心、新市民讲习所、就业培训中心等服务机构。“我们一分钱没花,拎包入住,现在女儿儿子也在城里找到工作,生活压力小多咯!”
占地200亩,投资6.16亿元的珉城新市民居住区共规划安置2248户10290人,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达到入住条件1580套,分房1197户5489人,预计六月底全部完成入住。
“该新市民居住区坚持以搬迁群众为主体,从规划设计、配套设施、管理体系、贴心服务和产城融合五个方面,积极探索、推进新市民计划,创建珉城‘五好’新时代社区。”贞丰县委书记陈湘飚介绍道。
贞丰紧紧围绕黔西南州委州政府提出的新市民计划要求,按照“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要求,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到城镇居住的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就业方式和行为习惯,快速融入新环境,乐居新家园,成为新市民,共享新生活。
“我们每单元都安装了无线广播,宣传怎样做新市民。如今我们搬到城里,和城里人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和待遇,要自发努力,不做贫困户,争当新市民。”苏昌云乐呵地说。
天柱县委书记陆再义连连称赞:“黔西南州提出的新市民计划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取向,让搬迁不仅仅是简单的安置,以更好的角度来解决搬迁群众后续问题。贞丰按照‘五个好’创建的新市民居住区,做得特别好,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