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讯息

德江发展生态产业让青山变金山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盛夏的德江一片葱郁,堰塘乡露青村凤凰山的森林里,数十名群众正在种植天麻、竹荪等生态山珍,中午种植天麻早晚采收菌子,大家对生态产业发展信心十足。

  “我家这片林子以前只能砍几根柴火烧,没想到现在成了我的‘钱袋子’。”石坝组65岁的龚婵英喜出望外地对笔者介绍说。原来她把自家承包的山林租给公司发展天麻、食用菌等,一下领到6万元的租金,而她在公司就业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

  这是德江绿通天麻发展有限公司在露青村发展天麻和种植食用菌的发展模式,公司把全村的山林以专业合作社形式整合起来,或租用或以权入股致力于天麻产业和生态食用菌竹荪、冬荪等发展,让百年青山切实向今朝金山转变。

  目前,公司以露青村为主,租用林地3200多亩,轮换发展天麻、生态食用菌等,设置固定就业岗位42个,种采临时岗位100余个,带动一方群众同奔小康。

  “要想天麻生长好,必须把山林保护好。”公司老总文玉朝说:“天麻和生态菌都需要一个无菌的生态环境。”公司在租用林地的同时,还把当地群众的荒山荒地租用过来种植用材林。

  如今,600多亩板栗林已开始挂果了。公司技术人员刘军介绍说,板栗的枝条用来制作菌种,叶子用来发酵菌丝,用过的菌材可当有机肥施于林下促进林木生长,全过程生态无污染。

  堰塘乡党委、政府对生态产业高度重视,在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中投入300多万元修建了产业路,用实际行动服务产业发展。同时,注入“特惠贷”和苏州对口帮扶资金350万元为全乡227户贫困户825人入股参与共同发展。

  更值得一提的是,乡党委在公司新组建了党支部,由公司总经理文玉朝担任党支部书记,把合作社里的党员和全乡12名贫困党员纳为支部成员共同发展致富。

  支部在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的同时还创新发展模式,向适宜种植的贫困户免费发放菌种、包技术指导和统一价格回收。到目前,共向31户免费发放菌种,共展天麻、生态菌3600平方米。

  龚婵英领取菌种后种植竹荪100平方米,据技术员介绍可收入1万元左右。

  据统计,新支部除了带动堰塘乡发展天麻等5.2万平方米外,还在煎茶、长丰、稳坪等乡镇建立以天麻为主的生态产业基地,带动德江生态产业做大做强,加速把德江青山变为金山。(冯胜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