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讯息

植保无人机为“智慧农业”插上了“翅膀”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会议现场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王都安)8月22日,由国家农业航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华南农业大学、贵州大学、遵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农业航空贵州行——山地高效农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论坛”活动暨联盟2018年度全体理事会议在遵义召开,旨在通过组织“农业航空贵州行”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农业航空技术研究领域的交流,推动农业航空技术在贵州山地高效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我国山地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中国工程院二局副局长左家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工程中心主任、研究员赵春江,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总站站长刘恒新,贵州省农委党组成员、总农艺师黄俊明等领导及来自全国各地农业航空领域的专家及农业航空联盟成员单位的代表出席会议。

  会上还颁发了“中国农业航空发展贡献奖”和“中国农业航空优秀组织奖”。省农学会还对28个单位颁授予“全省植保先进单位”和55位个人授予“全省植保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对贵州卓豪农业科技公司等14家组织授予“全省植保先进统防统治专业化组织”称号。

  会上深入贯彻了省委、省政府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重大决策,打赢产业扶贫硬仗,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产品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实现黔货出山、绿色农产品风行天下,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

  “实现高效农业,离不开农机的现代化,农用植保机搭载精密仪器,喷洒农药更加精准,为‘智慧农业’插上了‘翅膀’。”与会专家介绍,农用无人机可通过数据记录仪及时采集田间信息,将肥、水、病、虫、产量等信息反馈给专家及决策系统,为建立现代农业大数据库提供依据。

  会上,黄俊明介绍,近年来,贵州省各级农业部门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以提升促进三产融合为载体,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跑出了贵州农业发展加速度。

  2017年,贵州省实现农业增加值2020.78亿元,同比增长6.7%,在全国排第15位,达到近年最高排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869元,增长9.6%,增速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产量稳定在1100万吨左右。推动优势农业特色化、规模化,粮经比调整为38:62,实现稳定粮食产能与结构调整双赢。茶叶、辣椒、火龙果、刺梨、薏仁等种植规模居全国第一位;马铃薯、蓝莓种植规模分别位居全国第二和第四位;蔬菜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七位,初步建成面向国内外市场,特别是珠三角市场的“菜篮子”基地;湄潭“遵义红”红茶和雷山“清明茶”行销海内外;“都匀毛尖”、“湄潭翠芽”分别荣获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中国优质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虾子辣椒”“兴仁薏仁米”“威宁马铃薯”荣获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产业扶贫成为脱贫攻坚的主体,是助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导力量。2017年通过产业发展带动83万贫困人口脱贫,占全省脱贫120万人的69.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有效劳动力的减少,农业要发展,必需依托科技进步,只有将高效农业与新型农业服务组织相融合,促进农业轻简化、绿色化发展,才能更好的推进农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社会各界对农业航空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农民对植保无人飞机喷施作业这种新型的植保方式逐步接受,吸引了来自研发、生产、制造、服务、培训、市场管理、产品检测鉴定、技术推广、以及融资租赁和保险等相关单位的广泛关注。”罗锡文说,从国家层面来讲,201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了要“加强农业航空建设”,各监管部门也陆续出台了相关管理规定以规范农业航空行业,尤其是农用无人机的管理,得到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从技术层面,投身农业航空行业的科研单位和企业越来越多,据统计农业航空行业的相关单位已超过400家,自主航线飞行、仿地飞行、自动避障等智能化技术已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重喷漏喷等作业风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已突破2万架,2017年作业面积已超过1亿亩次,2018年估计能突破2亿亩次,预计到2020年,我国航空作业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将有望超过10%。

  与会专家告诉记者,通过空中和地面遥感,采集并解析农田中的作物长势、病虫草害等农情信息,再将农田分为作业网格,依据不同的农情制定不同的喷雾作业处方,并对网格有针对性地进行喷洒,这种农业航空精准施药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并在小范围内进行了应用示范。

  这就意味着,今后有望实现从全田均匀喷雾转变为因地制宜按需喷药,有病虫草害的田块精准喷洒、无病虫草害的田块则无须喷洒,对于农药减量意义重大,这也将是今后技术升级的重要方向。

  此次会议除了内外顶尖的植保无人机防控技术展示外,与会专家还就贵州农业航空与山地高效农业技术发展现状、农业航空关键技术及展望、我国农业航空产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等进行了研讨。同时还举行了农业航空发展企业论坛和农业航空与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应用观摩等系列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