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推进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调研交流培训会在湄潭试验区召开
12月11日至14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推进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调研交流培训会在湄潭试验区召开,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副司长赵长保主持会议并讲话。国家自然资源部综合司副司长吴太平出席会议并作专题讲座报告。
会前,来自全国各地相关试验区的参会代表先后实地考察调研了湄潭试验区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湄江街道金花村“七彩部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湄江街道新街居百道茶叶公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鱼泉街道新石居偏岩塘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等。参会代表与龙头企业负责人、专业合作社代表、经营大户、农民群众、基层干部等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当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农村宅基地改革、土地征收、“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的进展情况、创新做法、主要经验、存在问题、意见建议和下步工作打算等,对农村“三变”改革、土地“三权分置”、农村“三块地”改革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大家认为湄潭试验区实施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盘活了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做强了农村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乡风文明,推动了乡村振兴,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新时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找到了新路子,提供了新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会上,赵长保指出,湄潭试验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工作坚持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三农”思想为指导,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了党对农改试验工作的领导,坚持了遵循规律和实事求是。领导重视、思路清晰、方案完善、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组织有序、措施有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工作有抓手、有方法、有创新、有成效,形成了自己的套路和打法。希望湄潭试验区不断探索创新,持续开展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各项工作,为全国农村改革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力争上升为国家战略,形成政策决策,制定成文件规定,固化为法律法规。
赵长保强调,各试验区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不能泄气松劲。要进一步加强试验任务的整合,各项改革项目之间要打通、要串联,形成完整的改革链条,确保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要进一步加强改革成果的提炼,把准农改试验主题的内涵,解决“经验多、提炼少”“困难多、研究少”“政策多、运用少”等问题。进一步加大重点问题的研究力度,对农村改革多研究多思考,放开放活思维,形成农改“头脑风暴”,确保农改试验方向看得更清、政策把得更准、思路打得更开、工作干得更实。
赵长保要求,在下步工作中,一要不断解放思想,让农村改革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二要加强沟通联络,共同探讨农村改革难题。三要进一步加大培训指导力度,帮助各试验试点解难答疑,增强改革业务本领。四要搭建好一系列平台,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整合多方力量。五要继承创新套路和打法,不断探索新经验。六要做好2018年度农改试验工作经验成果的总结提炼,思考好、谋划好2019年度农改试验工作。
吴太平在讲座中认为,湄潭试验区的改革内生动力很足,很多项改革推进有序,成效显著,让人震撼。湄潭试验区将改革任务看作是机遇而不是负担,农村改革的氛围很浓厚。领导干部有思想、有担当,精神面貌很好,对农村改革的思考很有深度,让人深受启发。他建议,各试验区要向湄潭学习,注重制度性改革,力争上升到修法层面,固化为法律法规,取得制度性成果,湄潭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就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改革要突出创新性、合理性和实效性,不要因为改革而改革,要以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果的检验标准。
会上,各试验区参会代表积极踊跃发言。四川省代表针对农村“两权”抵押贷款难问题,提出“农村应有农村的办法,而不是农村套用城市的办法”,认为农村“两权”抵押应该放宽条件、降低门槛,农村与城市不应搞“一刀切”“一个样”。宁夏回族自治区代表提出改革试验期限应视具体情况延长,确保试验区优惠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深化和巩固试验成果。江苏省代表建议农村土地按实际所需,有必要实行“微调”。
省农业农村厅农改试验办主任赵雪峰代表贵州农村改革试验区作了交流发言,对贵州农村改革成就作了“四个一”概述:探索了一批农改成果、转化了一批农改政策、摸索了一套农改方法、推进了一个振兴战略。同时对贵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作了介绍。
遵义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树旺到会致辞。市政协副主席、湄潭县委书记魏在平作经验交流发言。北京、陕西、辽宁、西藏等19个省(市)、自治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湄潭试验区有关工作负责同志参加调研或座谈。
(贵州农改试验办:刘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