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讯息

水城县“四个强化”扎实推进500亩以上坝区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2019年以来,水城县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助推脱贫攻坚,全面按照省、市500亩以上坝区产业发展安排部署和“因地制宜、优产协调、绿色引领、创新驱动、市场导向、融合发展”原则,大力调减玉米等低效作物种植,发展蔬菜、烤烟、中药材、精品水果等有高效经济作物,四个强化扎实推进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

一是强化产业选择,因地制宜精准选择产业增效益。坚持“山地特色农业”为定位,以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为指导,以产业扶贫为重点,按照“特色化、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发展要求,因地制宜精准选择李子、柿子、梨、枇杷、果桑、葡萄等精品水果和烤烟、蔬菜、食用菌等产业作为坝区主导产业进行布局,打造建设集休闲、观光、采摘、试验示范、教学实践等农旅一体化坝区和高标准高效益产业示范坝区,推进坝区“特色化、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发展。

二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专班一坝一策扎实推进坝区发展。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农业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各有关部门涉为成员的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统筹推进坝区产业结构优化。同时建立坝区专班分别领衔负责一个坝区,制定《水城县陡箐镇二甲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方案(2018—2020年)》和《水城县野钟乡响石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方案(2018-2020年)》,按照“一坝一策”和坝区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目标任务,全力抓好坝区规划设计、产业实施、资金统筹、技术服务、产销对接、利益联接等工作。

三是强化产业优化组合,推进各类产业协调发展有效助推产业扶贫。按照“林下林上结合、长效短效结合”原则,积极探索林下蔬菜、林下中药材、林下食用菌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和“烤烟-蔬菜”、“蔬菜-烤烟”等轮作、间作和套作模式,全面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提高坝区农业综合效益。

四是强化“三变”引领,做实利益联结促脱贫。建立国有平台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等坝区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坝区涉及乡(镇)村(居)农户(贫困户)985户3447人农业产业全覆盖,其中覆盖贫困户325户1247人,农户(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及基地务工获得收入,切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目前,已完成二甲坝区和响石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基地建设1686亩,流转土地971亩,吸引产业经营主体入驻坝区5家,其中县级平台公司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

(水城县农业农村局:薛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