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讯息

2023年全省水稻无纺布钵苗育秧技术培训会在贵定召开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关于粮食生产的部署要求,2月8日,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在贵定县召开水稻无纺布钵苗育秧技术培训会。

会议观摩了贵定县盘江镇音寨坝区水稻无纺布钵苗育秧示范基地,贵定县农推站站长丁天明详细介绍该技术的引进及应用情况,代表们纷纷就技术环节展开热烈讨论,随后田间查看了多年生稻秋播育秧试验。

会议培训了水稻无纺布钵苗育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曾涛从增产和减损两方面,围绕选种、育秧、移栽、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关键环节讲授。无纺布钵苗育秧技术从2014年引进,经几年试验示范集成熟化推广,现已覆盖53个县(市、区),应用面积达9.3万亩,成为我省农业十大主推技术之一,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提升粮食产能的有力抓手和稳定水稻种植面积提高水稻单产的重点技术。该技术在大面积增产、局部超高产成效特别突出,得到水稻生产经营主体的好评与推崇,2020年水稻最高单产达1081.8公斤/亩,2021年最高单产达1123.87公斤/亩,2022年最高单产达1154.68公斤/亩,连续三年刷新贵州水稻最高单产纪录,且2022年全省4个县单产同时突破1000公斤/亩,成绩史无前例。

会议特邀有关种子企业对节水抗旱稻的成果应用、生产实践、推广前景等最新进展进行详细讲授,这是农技干部接受新技术的一次学习机会。节水抗旱稻是一种新类型栽培稻,既具有水稻高产优质的特性,又具有陆(旱)稻节水抗旱的特性,水旱两用,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节水抗旱稻在贵州多地开展生产示范并取得成功,可作为今年应对冬春连旱,稳定稻谷生产面积及产量的技术储备之一。

会议总结了2022年全省农推工作。9个市(州)农推站汇报了上年农技推广工作成绩及亮点、存在的问题及困难、今年的工作重点及打算;贵定县、麻江县、安龙县、思南县分别就无纺布钵苗育秧技术应用、水稻百亩方高产示范、多年生稻技术探索等方面作经验交流;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各业务负责人交流各作物工作推进情况及下步工作计划;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冯泽蔚就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出“四个系统”工作法,要求农技干部系统化理解主推技术的逻辑本底,系统化试验主推技术的适宜特性,系统化开展主推技术的示范推广,系统化运用主推技术的成果成效。

议深入分析了当前形势,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任务,对今春粮油生产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一要按《2023-2025年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指导意见》抓好全省农技推广工作,特别加强绿色稻+技术推广;二要做好重点项目实施,要提前谋划、早抓培训、合理布局、加强管理;三持续抓好“高产竞赛”与农技人员创新创业行动“揭榜挂帅”活动实施,进一步激活全省农技推广系统干事创业活力;四加强试验研究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集成;五抓好春耕备耕、田间管理和各项抗旱准备工作。

会议由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金明主持,厅种植业处副处长靳颖到会作指导,贵定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尹骏致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有关业务负责人、9个市(州)和38个重点县(市、区)农推站站长、合作社及企业代表7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