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讯息

安顺市“高田实践”强党建促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高田村,原属省级一类贫困村,地处偏远、耕地破碎、土地贫瘠,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分散经营模式,规模效益低、竞争能力弱,许多农户外出务工,大片土地撂荒。近年来高田村探索党建引领、改革赋能、产业驱动的实践路径,推动党建工作与基层基础工作深度融合,带领群众发展规模化农业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了从没钱办事空壳村到全省6个农业年产值亿元村之一的精彩蝶变。

一、党建引领,找准农村发展新路径。以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重点,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切实做好村庄发展领路人一是三选建强基层组织建立选优聚强党员队伍、选优育强后备力量、选优配强村级班子三选工作机制从具有干事热情、奉献精神的群众中选拔党员,引导农村致富能手、复退军人、大学毕业生等8类优质群众向党组织靠拢并加入党组织。从群众口碑好、有发展潜质的年轻党员中选拔后备力量,下沉一线与村干部结对开展一对一跟岗实训,实现个人成长与村级各项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从执行力强、沟通力强、有发展思路的后备力量中选拔村两委班子,带动优秀人才、能人干将共同发展村级事业。目前,高田村推选出的党组织书记朱高学具有开公司、跑市场经验,党员干部队伍中年龄35岁以下的6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4人、退伍军人21人、职业技术型人才2先后获评全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二是三带下沉服务力量。建立党带群、大带小、点带面三带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党支部联系村民小组、党小组联系农户家庭、党员联系困难群众,党带群沟通群众所需所盼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汇聚农村群众力量。党员走访动员种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致富能手等较大的经营主体,与农业散户、脱贫户等较小的经营主体大带小组建产业合作组团,带动农村群众提升经营性、工资性收入。村级事权下放到8个党小组长和20个村民小组长,群众申请事项经小组长核实签字后即可在村里盖章办理,点带面有效增强小组长点位上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提升群众面上对党组织决策部署的配合度支持度。目前,高田村已将297户脱贫户和153名困难群众纳入常态化联系,引导群众建立产业合作组团100余个。三是三评优化考核管理。建立评支部、评干部、评党员三评机制强化组织管理针对党支部在年初承诺重点任务事项的完成情况,开展年中群众评价年终目标考评,运用评支部不记名反馈群众对村两委班子的意见建议确保按群众意愿和要求解决问题、建设发展。针对党小组干部包保片区的党建工作、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情况运用评干部警醒干部以身作则,按时保质完成交办任务。针对党员参与党建工作、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情况,运用评党员评选出为老百姓干实事、办好事的优秀党员,激励党员更好服务关乎群众利益的大事小情。至目前,高田村已将77名党员纳入考评管理,黄牌警告履职不到位党员干部4名,评选出优秀党员26名。

二、改革赋能,激发土地资源新活力。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抓手,持续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现代化农业提供基础支撑。一是明晰经营产权。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为基础,对承包经营土地、管辖山地林地、集体建设用地、村级房屋设施等资源资产进行确权,用好土地三权分置政策,在不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放活土地经营权,明确赋予农户土地经营权应有的流转、抵押、担保、入股等法律地位和权能让农户能将土地经营权对外租赁获取收益。同时,由村两委带头开展村级三资清理强化产权流转交易监督管理服务,将村内资源变成经营资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委托村级代管。两委干部组织开展传统分散种植摸底调查动员讨论,提出由村民自愿将土地托管给村级合作社投入产业发展,处理好土地的关系,实现土地经营由散到聚发展。同时,帮助群众算好土地托管后有收入、有活干、有致富门路三本账,打消群众托管土地顾虑,带动全村906户农户自愿将1651.5亩土地经营权托管到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二官村、合旺村土地3191亩,形成平坝区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8100亩。三是集中连片改造。由村级合作社对接专业公司对土地进行集中改造,按照田成方、土成块、沟相通、路相连的思路,统一开挖沟渠、修整道路平整土地、划分地块,先后挖掉1205块地田坎、平整9000多米地埂,整合成为1475亩集中连片的产业核心区。按照标准化、机械化、科技化需求,配套建设机耕道、排水管网、供电设施、喷滴灌设施温室大棚、产业监控摄像头等综合性现代特色农业基础设施,实现道路通达率100%、机械化率70%、灌排率100%,有效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农产品种植及管护效益。

三、产业驱动,打造集体经济新引擎。采取村为主体、村民参与的形式,对外租赁经营性资产发展特色产业,有效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一是定向租赁促进规模经营。结合村级产业发展规划及土地轮作需要,外引龙头企业,内培种植能手将整合改造后的土地,按年度划分为不同的种植区域,按照每亩1000/年的标准租赁给当地种植大户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外地经营主体在解决村民就业、帮忙联系订单、参与公益事业、带动种植大户等附加条件下也可享受同等标准租赁土地种植。农户可从每亩土地租赁费用中收益800/年,剩余每亩200/年收益用于支付土地改造、管护成本和村集体建设发展费用。二是村企联营撬动社会投入。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完善联农带农、人才培养、产销衔接等经营服务体系,构建形成利益共同体。在龙头企业引领种植方面,按照统一种苗、统一生产物资、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模式开展种植,有效解决种植大户及周边农户缺资金、缺技术、缺销售渠道的问题。在技术服务支持种植方面,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财经大学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邀请知名农业专家和经验丰富的田秀才”“土专家”“农教授到村里进行现场教学,组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有效培育种植能手,激发内生动力。在市场订单保障种植方面,与农业公司或企事业单位食堂签订订购合同,确定蔬菜瓜果等种植订单2万余亩,与广州、江门、东莞、深圳等农产品交易市场达成合作,建设7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年销往粤港澳大湾区瓜果蔬菜5万余吨。三是两奖一补共享发展红利。为弘扬传统美德、引领塑造文明乡风,每年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23万元对全村的好公婆、好媳妇、五好家庭等作奖励,先后评选出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卫生示范户290户,好婆婆、好媳妇10名。为解决贫困子入学难问题,创新成立鸿鹄励志助学会资助贫困有志、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先后奖励考上大学学生139名、优秀中小学生158名,共发出助学金31万余元,高田村成为平坝区考上大学人数最多的村。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采取固定补助+以案定补的形式按月向8名网格长、56名联户长发放补贴,聘请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6名参与矛盾纠纷调解,连续三年实现零上访零案件零事故治理目标,高田村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