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川全力实施水稻、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助农增效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为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先进农艺技术推广运用,今年以来,务川自治县严格按照黔农发〔2016〕53号文件要求,坚持“五个结合”、做到“四个强化”、确保“三到位”扎实抓好水稻、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助农科技增收、产业增效。
项目实施中,该县将水稻、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立足本县山地特色农业优势,引导农户与贵农建丰等养殖企业签订协议,示范种植青贮玉米100亩,为养殖企业提供饲料,促进“粮改饲”转型发展。与农特产品加工企业相结合,以优质水稻品种宜香优2115为主导品种,引导种植户与金卓、务兴等大米加工企业签订600亩“订单”协议,按6元/㎏保底价生产稻谷,同时打造涪洋珍珠优质贡米基地100亩;以“先玉1171”为玉米主导新品种,创办茅天兴隆村“基地+白酒企业+生猪养殖”生态产销模式200亩玉米示范基地,引导全县示范种植“先玉1171”3000亩。与农业机械应用普及相结合,充分发挥县域农机专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因镇施策,在丰乐镇山江村创办水稻稻机插机收示范基地100余亩。与农艺新技术示范应用相结合,以产量和效益为突破口,在项目区示范推广稻田养鱼、稻田养鸭、水稻直播、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秸秆还田和免耕等轻简栽培技术。与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和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相结合,项目实施始终坚持与种子、植保、土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业务部门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确保项目实施与优质良种覆盖率、绿色防控率和配方肥覆盖率等关键技术指标达100%。
工作中,该县成立以分管副县长和农牧局局长为组长的粮油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县农牧局分别与项目实施乡镇签订责任状,并与农技人员的“双线考核”结合起来,实行指标考核,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通过召开群众会和专题培训会等形式进一步强化农艺技术培训服务,提高项目政策和规范化栽培技术知晓率,确保农户听得懂、弄得明、能应用;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重要环节强化检查、督促和指导,确保各项技术措施到位,各类困难和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从而做到项目示范安排到位,全县安排县级示范点4个,镇级示范点20个;技术人员蹲点到位,落实示范点专人负责制度,实行示范点专人蹲点指导,确保粮油作物规范化栽培100%;项目物资发放到位,全县采购生物农药14万元,太阳能杀虫灯10盏,微生物肥料27.23万元,并由专人统一配送发放到户,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技术措施的到位率。
据了解,今年该县实施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1.04万亩,覆盖丰乐、分水2个镇15个村3466户农户13862人,项目区全面采用稻鱼(鸭)共生+优质品种+无纺布生态旱育秧+宽窄行(或宽行窄株)栽插+配方肥+绿色防控耕作模式,创办县级示范样板基地2个;实施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1.53万亩,覆盖柏村、镇南2个镇11个村5112户农户20451人;项目区全面采用玉米//豆+优质良种+配方肥+绿色防控耕作模式。创办县级示范样板基地2个,项目区实现绿色增产模式应用率、优质良种覆盖率、规范化栽培覆盖率、无公害栽培技术覆盖率、绿色防控覆盖率,配方肥覆盖率6个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