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县全力创新打造亚洲薏仁产业中心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兴仁县全力创新打造亚洲薏仁产业中心


  近年来,兴仁县以薏仁米为核心,创新产业发展新模式,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联动产业经济体,做大做强全县薏仁米产业,全力打造亚洲薏仁产业中心。

  一、健全链条,明确薏仁产业主导地位。通过科学布局、合理引导,深度挖掘三次产业之间的融合共生关系,推动农业、生态工业、休闲旅游业及延伸的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做牢一产夯实产业链。兴仁地处贵州省西南部,已有1000多年的薏仁种植历史,是薏仁米种植的核心区,又是全球薏仁米加工、贸易集散地,在全球薏仁米产业占据核心地位。结合薏仁米产业优势,兴仁县确立了薏仁米作为脱贫攻坚、促农增收的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大力扶持和引导,实现规范化种植、规模化经营、集团化发展。全县种植面积从2009年的6万亩增加到2017年的30余万亩,种植农户由3.75万户增加到7.5万户,总产量由2.4万吨增加到9万吨,总产值由1.68亿元增加到7.2亿元。二是做大二产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薏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全县薏仁加工企业42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0余家,年产5万吨以上加工企业4家,周边地区及东南亚国家种植的薏仁,大部分汇聚兴仁加工外运,流向国内外市场,薏仁米加工销售量占全球80%左右。“兴仁牌”糙米、精米、薏仁糖、薏蛋白、薏仁酒、薏仁茶、薏仁面膜等系列产品已进入欧美、东南亚、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三是做强三产提升产业链。把薏仁米融入第三产业,打造观光农业、薏仁餐饮业、薏仁文化,以“薏仁为媒、生态为魂、康养为核”和“五个绿色”为主线,建设“薏品田园”生态旅游小镇,实现“山水相依、产城相融、农旅相生、景田相望”三产融合发展,形成面积4.5平方公里的一带一主轴多核泛亚薏仁生态产业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乡村旅游体验园三个功能板块,累计投资22余亿元。利用3800亩农田引领当地农民种植薏仁米,通过农业产业化引入乡村旅游,培育“薏膳”特色饮食,彰显薏仁、长寿及民俗文化。薏品田园小镇搬迁安置区依山而建,安置移民10000余人,周边当地群众也因薏仁米从贫困户变“小康户”。产业园围绕薏仁米种植、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带动特色产业产品远销国内外,实现群众、政府、企业三方共赢。

  二、出口导向,打造薏仁产业国际品牌。大力实施兴仁薏仁米公共品牌“1+5”战略,打造薏仁知名品牌,大力推进特色产品加工,形成一条行之有效的品牌发展之路。一是建设精品基地。抢抓贵州省实施“5个100工程”契机,按照“一园三区、特色集中”的簇群模式,编制完成《兴仁县薏仁产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中国薏仁生态经济区战略规划》,把薏仁现代高效示范园区建设成为贵州生态文明示范性项目、中国唯一薏仁米为主题的文化科技园区、世界级喀斯特精华聚散地。累计投入6300万元,建成园区主干道5.3公里,机耕道53.5公里,生产便道49.84公里,沟渠管网建设172.1公里,有效灌溉率达86%,园区电力、通讯全覆盖,在3个种植核心区建成3个自动气象站,进一步完善园区设施建设,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兴仁薏仁产业园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二是实现抱团发展。为抢占市场制高点和定价权,2012年以来,政府组织引导县内20多家企业先后组建贵州薏仁集团、聚丰股份公司、泛亚集团、华丰薏仁公司四大薏仁集团公司,其中注册资本最少的5000万元,最多达1.5亿元,总财力达4亿元以上。目前,形成了以企业促进产业规模化扩张、以产业规模化扩张促进企业发展的格局。三是增强科技支撑。不断培育优质种源,以自主培育国家农作物种审定的“黔薏仁1号”为依托,通过提纯复壮精选加工繁育优良种子,为全省、全国及部分国家的薏仁种植提供良种保障,目前已收集薏仁种源标本126种。加大科研力度,与清华大学、贵州大学、中国薏仁研究中心、省农科院等10家科研院所就薏仁种植、开发建立长期科研合作关系。薏仁加工产业园区的公共技术合作平台也对薏仁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已研发出薏仁精油、薏仁多糖、薏仁谷维素、薏仁纤维素等16项产品,申报产品发明专利15项,包装外观设计专利8项,受理产品发明专利10项,获得烘干、碾米两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四是实施品牌战略。制订支持薏仁米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鼓励薏仁米企业开展商标认定、有机认证等,积极抓好薏仁米出口品牌创建工作,扩大出口规模,大力扶持薏仁米产业发展。2016年成功申报设立兴仁县国家级薏仁米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并培育了3家薏仁米出口企业,分别为贵州兴仁聚丰薏苡股份有限公司、兴仁亿人进出口电子商务贸易有限公司、兴仁县引力农产品加工商贸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共出口薏仁米100余万美元;2017年,目前已实现薏仁米出口近200万美元。在亚洲范围内实现五个第一,即:薏仁米种植面积全国第一、薏仁米生产加工全国第一、薏仁米市场集散全国第一、薏仁米良种繁育全国第一、薏仁米品牌影响全国第一。

  三、强化保障,推动薏仁产业稳定发展。牢牢把握薏仁产业发展的先发优势,坚持发展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的路径不动摇,制定一系列持续稳定的扶持政策和长效机制,为全链条打造亚州薏仁产业中心提供保障。一是强化资金保障。调整、完善和充实扶持政策,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薏仁米产业发展的意见》。2010年以来,投入财政资金5230万元,并整合农业、水利、扶贫、交通、林业等项目资金,大力实施“三百工程”,加快薏仁项目建设,实现项目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机统一。不断加大金融扶持,县财政每年预算资金1000万元以上,用于薏仁米生产企业贷款贴息和各项奖补,截至目前已累计奖补资金2515万元。2013年至目前全县金融机构共投入信贷资金10亿元以上支持薏仁产业发展。二是强化价格保障。2016年以来,薏仁米市场低迷,价格迟迟没有回升,严重挫伤了薏仁米种植户积极性,损害了种植户切身利益。为切实扭转当前不利形势,增强地方政府粮油调控能力,提高薏仁米种植户积极性,增加种植户经济收入,做大做强兴仁薏仁米产业,提升薏仁米品牌形象,确保薏仁米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政府对薏仁米毛壳的收储实行价格干预,对兴仁县境内种植的小白壳薏仁米毛谷实行保底价2.5元/斤毛壳收购,全县及周边薏仁米市场价格得到回升,保护了群众利益,促进了薏仁产业的稳定发展。三是强化诚信保障。制定企业诚信管理方案,在全县广泛开展薏仁米企业道德、法律教育和诚信管理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企业诚信意识、自律意识、社会责任意识。采取政府部门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和金融参与的管理模式,建立示范区薏仁米出口企业经营诚信档案,督促企业诚实守信。制定失信行为举报制度,对守信企业进行奖励,对失信企业进行处罚。定期收集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开展信用评价活动,综合评价诚信信用等级,作为市场监管、金融机构等部门企业信用升级的重要参考。对诚信企业予以表彰,对因失信造成出口薏仁米被国外通报并产生重大影响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理。目前,开展诚信管理知识培训90余次,奖励企业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