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区:深入推进农技人员创新创业 建设现代高效山地农业示范样板
按照《贵州省2022年激励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行动方案》要求,播州区农业系统闻令而动,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省级发布榜单,主动参与基础性服务,积极开展揭榜挂帅,发挥农业技术人员作用,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以科技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全区已有360多人参与基础性服务,揭榜挂帅31个项目,以开展创新创业行动为契机,建设现代高效山地农业示范样板。
走进王国升蔬菜技术服务指导团队揭榜挂帅的设施蔬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基地、枫香镇花茂村设施蔬菜基地,青翠欲滴的黄瓜已开始采收上市、成串的西红柿第一台果已进入转色期,大棚内一派丰产景象。
在生产大棚里,绿动九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何万明正组织工人开展田间管理。他说:“今年在技术服务指导团队的帮助下,基地针对不同目标市场、不同消费群体,选择了适销对路的黄瓜品种2个、西红柿品种3个,其中黄瓜主要面向当地市场,旱黄瓜亩产量在1.2万斤左右,目前基地价为1.2元每斤,刺黄瓜亩产量在1.3万斤左右、目前基地价为1元每斤;结合消费习惯,针对本地市场,选择了长势较好、座果率高、果实较软的倍赢品种,针对重庆市场,则选择了果型较大、果皮较薄、产量较高的极冠品种。还试种了水果西红柿面向当地市场,探索适销对路新品种。”
谈到设施栽培中的科技支撑时,何万明如数家珍。“臭氧发生机悬挂在黄瓜大棚中间,采取人工增加臭氧消毒杀菌,降低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施用,保障黄瓜品质。而补光灯则是贵州山地寡日照实现充足光照,提高质量、产量的最佳帮手。黄板诱蚜则是减少蚜虫为害、降低蚜虫传播病毒病风险,保证质量增加产量的重要措施。而水肥一体化不但实现了精量施肥,还有效减少了人工施肥田间作业机械损伤,增强了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了施药次数和施药量,从技术上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播州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贺孝刚,积极响应农技人员创新创业号召,深入基地察看田间长势,了解主体生产经营困难,指导经营主体用好设施设备,科学田间管理,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应用科技提高产量、提升效益,建设山地现代高效农业示范样板,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
蔬菜技术服务团队王国升在谈到设施蔬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建设时,脸上充满了自信,表示在团队的服务指导下,在经营主体的努力下,揭榜挂帅目标就一定能够完成,达到“示范蔬菜优良新品种4个,集成适宜贵州遵义的设施蔬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1套;主茬蔬菜作物比露地增产30%、增收30%以上,农残检测合格率100%,培训200人次以上。”
通过基础性服务、揭榜挂帅,为农业技术人员服务基层、服务发展搭建了平台,激发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在省、市专家团队的带领下,广大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作调查、搞研究、办示范,提升能力素质,真正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为加快全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奠定了人才保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