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示范服务提质量 “揭榜挂帅”促创新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为发挥全县各级各类农业技术人员技术支撑作用,激发广大农技人员在基层一线服务“三农”。今年以来,湄潭县农业农村局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充分调动各级农技人员深入基层创新创业,通过“手把手”“上门式”指导服务,为农户“送教学、送技术、送服务”,为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眼下正是春耕农忙的时候,在位于永兴镇的明军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水稻基地上,县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正在察看秧苗长势,并对基地育秧技术、预防烂秧、促弱转壮、水稻中后期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技术指导,帮助基地解决种植技术难题。

   “这段时间我们都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和合作社大户开展种植,因为现在是插秧的关键时间节点,他们遇到什么问题,我们也能及时解决。”湄潭县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勇说。今年4月,湄潭启动激励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行动,主要通过基础性示范服务和“揭榜挂帅”两项重点任务,着力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急难愁盼”的技术难题,促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需要我们农技人员帮助老百姓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既发挥了农业技术人员的专长,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也让老百姓劳有所获。”王勇告诉记者。龚大军是明军种植专业合作社水稻基地的负责人,今年,基地共种植水稻500亩。水稻育苗期间,由于缺乏技术指导,基地部分秧苗长势较差。得知这一情况后,县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来到基地,为基地提供育秧技术支撑,规范育秧流程,解决种植技术难题,这让龚大军对今年的水稻丰收充满信心。

“今年,农技部门选派人员基本上长期驻扎在基地,在他们的帮助下,现在秧苗长得非常好。农技人员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技术支持,也让大家看到了农业种植的前景。”龚大军说。据了解,农技人员创新创业行动主要聚焦粮油生产目标任务,围绕全县15个镇街的水稻、香葱、辣椒、茶产业、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经果林套玉米大豆、烤烟套种大豆、幼龄茶园套大豆等75个基地32890亩优势特色产业,组织相关农技人员扎实开展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指导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参加基础性示范服务的农技人员达238人。

   “创新创业行动的开展,提高各个产业的科技含量,助推湄潭农业高质量发展,让广大农村老百姓增产增收,让广大农技人员的价值得以体现。”湄潭县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农业推广技术研究员冯雪松介绍。明军种植专业合作社水稻基地是王勇参与“揭榜挂帅”的水稻基地,也是贵州省农业科技发展中心技术服务团队参与“揭榜”的基地。基地的水稻开始育秧以来,该技术服务团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开设“露天课堂”,现场传农技、破难题,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

   “我们揭榜的目标是200亩地达到亩产850公斤以上,采取驻点指导和定期指导的方式来开展服务,比如施肥期间、田间管理期间、移栽等,使优良品种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使水稻增产、农民增收。”贵州省农业科技发展中心农艺师赵靓瑜介绍。据了解,“揭榜挂帅”通过把任务分解到地区、季节和品种,把面积和关键技术落实到乡村、到田间地块,真正做到把技术留在农民手中,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目前,全县参与“揭榜挂帅”的行动技术服务团队共计13支。“这个活动是在开展基础性服务的基础上,鼓励大家揭榜挂帅,让所有农技人员将先进成熟的适用技术和科研成果送到田间地头,为产业兴旺保驾护航。”冯雪松说。
    据统计,今年,湄潭已开展水稻钵苗育插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辣椒育苗移栽、高粱种植、茶园管理等实用技术集中实训达128场次12480人次,推广水稻“五五精确栽培”“两增一调”等关键技术50余项,为农户、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指导近1300场次,有效激发了全县农业技术人员干事创业内生动力,为全县粮油等重要农产品达到目标任务、激励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行动高质量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