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畜牧业生产效益监测实施方案
贵州省畜牧业生产效益监测实施方案
为及时了解、掌握畜牧业经济运行状况,建立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科学调控和指导生产的信息体系,为各级各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撑,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如下。
一、定点监测县
全省涉及监测县为:价格定点监测县21个、交易量定点监测县5个、生猪定点监测县14个、肉牛定点监测县13个、肉羊定点监测县4个、蛋鸡定点监测县5个,肉鸡定点监测县5个、生鲜乳收购定点监测县9个、淘汰母猪屠宰监测县7个,共计82个县(市、区)。
(一)生猪生产效益监测
1、规模养殖场全覆盖监测
全省涉及共88个县(市、区),对所有备案的设计规模年出栏500头以上或存栏300头以上养猪场实行月度生产效益全覆盖监测(见表1)。
表1养殖场户生猪生产情况 | ||||
指标名称 |
代码 |
计量单位 |
数量 | |
甲 |
乙 |
丙 |
1 | |
一、存栏情况 |
生猪存栏 |
1 |
头 |
|
其中:能繁母猪存栏 |
2 |
头 |
||
其中:已配种及经产母猪数量 |
3 |
头 |
||
5月龄以上商品肥猪存栏 |
4 |
头 |
||
二、本月猪群流转情况 |
1.新生健仔数 |
5 |
头 |
|
2.购入仔猪数量 |
6 |
头 |
||
3.购入中大猪数量 |
7 |
头 |
||
其中:100公斤以上大猪数量 |
8 |
头 |
||
4.购入后备母猪数量 |
9 |
头 |
||
5.出售仔猪数量 |
10 |
头 |
||
6.出售后备母猪数量 |
11 |
头 |
||
7.出售商品肥猪数量 |
12 |
头 |
||
8.淘汰母猪数量 |
13 |
头 |
||
9.死亡猪数量 |
14 |
头 |
||
三、本月商品肥猪市场情况 |
1.出售肥猪平均价格 |
15 |
元/公斤 |
|
2.出售肥猪平均成本价 |
16 |
元/公斤 |
||
3.出售肥猪平均活重 |
17 |
公斤 |
||
注:1.本月生猪存栏=上月生猪存栏 + 新生健仔数 + 购入仔猪数量 + 购入中大猪数量 + 购入后备母猪数量—出售仔猪数量—出售后备母猪数量—出售商品肥猪数量—淘汰母猪数量—死亡猪数量。 |
2、规模以下养殖场户实行月度抽样监测
定点监测村有余庆、道真、桐梓、平坝、镇宁、福泉、黎平、松桃、思南、七星关、金沙、水城、兴义、安龙共14个县(市、区)。每个监测县(市、区)按照距离抽样方式抽取本辖区10个行政村监测规模以下生猪生产情况;监测范围包括所有规模以下养猪场户,不统计规模以上养殖场生产情况(见表2)。
表2 生猪养殖固定监测村生产情况
指标名称 |
代码 |
计量单位 |
数量 | |
甲 |
乙 |
丙 |
1 | |
一、全村户数 |
01 |
户 |
||
其中:养猪户数 |
02 |
户 |
||
二、生猪存栏 |
03 |
头 |
||
其中:能繁母猪存栏 |
04 |
头 |
||
三、生猪出栏 |
05 |
头 |
||
四、新生健仔数 |
06 |
头 |
注:本表仅调查规模以下养猪场户情况。
3、每县选择3个规模以下养殖场户开展养殖效益监测
每个定点监测县按照大、中、小不同规模档次,以文化水平较高、精通生产经营、能够直联直报为原则,各选择1个养殖场(户)作为定点监测户,反映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的生产和效益情况(见表3)。
表3养猪场户成本收益情况 | ||||
指标名称 |
代码 |
计量单位 |
数量 | |
甲 |
乙 |
丙 |
1 | |
一、存栏情况 |
生猪存栏 |
1 |
头 |
|
其中:能繁母猪存栏 |
2 |
头 |
||
生猪出栏 |
3 |
头 |
||
二、本月商品肥猪市场情况 |
1.出售肥猪平均价格 |
4 |
元/公斤 |
|
2.出售肥猪成本价 |
5 |
元/公斤 |
||
3.出售肥猪平均活重 |
6 |
公斤 |
(二)肉鸡生产效益监测
肉鸡定点监测县涉及清镇、息烽、紫云、纳雍4个县(市),每个监测县选择单批次达5000只以上,按照大、中、小抽取20个商品代肉鸡养殖规模场(户)开展月度效益监测,养殖场户选择以文化水平较高、精通生产经营、能够直联直报为原则。(见表4)。
表4 商品代肉鸡规模场生产效益情况
指标名称 |
代码 |
计量单位 |
数量 | |
甲 |
乙 |
丙 |
1 | |
一、品种情况 |
饲养品种 |
1 |
— |
|
是否合同养殖户 |
2 |
是/否 |
||
二、本批出栏肉鸡生产效益情况 |
进雏数 |
3 |
只 |
|
出栏数 |
4 |
只 |
||
总重量 |
5 |
公斤 |
||
销售收入 |
6 |
元 |
||
出栏日龄 |
7 |
天 |
||
雏鸡费 |
8 |
元 |
||
饲料用量 |
9 |
公斤 |
||
饲料总费用 |
10 |
元 |
||
防疫治疗费 |
11 |
元 |
||
雇工费 |
12 |
元 |
||
水电费 |
13 |
元 |
||
煤火费 |
14 |
元 |
(三)肉牛生产效益监测
肉牛定点监测县有凤冈、习水、关岭、德江、沿河、威宁、大方、黔西、织金、赫章、盘州、六枝、贞丰13个县(市、区)。
1、对规模场实行全覆盖月度监测
对定点监测县年出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场实行全覆盖月度监测(见表5),不限定50个规模场的上限。
表5 肉牛规模养殖场生产情况
指标名称 |
代码 |
计量单位 |
数量 |
甲 |
乙 |
丙 |
1 |
一、肉牛存栏 |
01 |
头 |
|
二、能繁母牛存栏 |
02 |
头 |
|
三、当月新生犊牛数 |
03 |
头 |
|
四、购入犊牛和架子牛数 |
04 |
头 |
|
五、肉牛出栏 |
05 |
头 |
|
六、出售犊牛和架子牛数 七、因灾因病死亡肉牛数 |
06 07 |
头 头 |
注:本月肉牛存栏=上月肉牛存栏 + 新生犊牛数 + 购入犊牛和架子牛数—肉牛出栏—出售犊牛和架子牛数—因灾因病死亡肉牛数量。
2、规模以下养殖场户实行抽样监测
每个定点监测县按照对称等距抽样方法,选择5个行政村开展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生产监测。监测村数据不统计所属交易市场和规模养殖场数据(见表6)。
表6 全国肉牛养殖固定监测村生产情况
指标名称 |
代码 |
计量单位 |
数量 | |
甲 |
乙 |
丙 |
1 | |
一、全村户数 |
01 |
户 |
||
其中:养肉牛户数 |
02 |
户
|
||
二、肉牛存栏 |
03 |
头 |
||
其中:能繁母牛存栏 |
04 |
头 |
||
当月新生犊牛数 |
05 |
头 |
||
购入犊牛和架子牛数 |
06 |
头 |
||
三、肉牛出栏 |
07 |
头 |
||
四、出售犊牛和架子牛数 |
08 |
头 |
||
五、因灾因病死亡肉牛数 |
09 |
头 |
注:本月肉牛存栏=上月肉牛存栏 + 新生犊牛数 + 购入犊牛和架子牛数—肉牛出栏—出售犊牛和架子牛数—因灾因病死亡肉牛数量。
3、选择104个养殖场户开展成本收益监测
按照大中小不同规模档次,选取以文化水平较高、精通生产经营、能够直联直报为原则,在11个定点监测县范围内选择104户作为生产效益定点监测户(见表7),其中:凤冈19户、习水3户、关岭20户、德江3户、沿河2户、威宁16户、大方17户、织金1户、赫章3户、盘州3户、六枝17户。
表7 肉牛养殖固定监测户生产和效益情况
指标名称 |
代码 |
计量单位 |
数量 | |
甲 |
乙 |
丙 |
1 | |
一、养殖类型:1.专业育肥;2.自繁自育 |
01 |
|||
二、本月专业育肥成本效益情况 |
1.肉牛出栏 |
02 |
头 |
|
2.犊牛和架子牛购进时平均活重 |
03 |
公斤/头 |
||
3.购进犊牛和架子牛费用 |
04 |
元/头 |
||
4.粗饲料费用 |
05 |
元 |
||
5.精饲料费用 |
06 |
元 |
||
6.出栏肉牛平均活重 |
07 |
公斤/头 |
||
7.出栏肉牛收入 |
08 |
元 |
||
三、本月自繁自育成本效益情况 |
1.本月出售犊牛和架子牛 |
09 |
头 |
|
2.犊牛和架子牛落地成本 |
10 |
元/头 |
||
3.粗饲料费用 |
11 |
元 |
||
4.精饲料费用 |
12 |
元 |
||
5.出售犊牛和架子牛平均活重 |
13 |
公斤/头 |
||
6.出售犊牛和架子牛收入 |
14 |
元 |
||
7.能繁母牛价格 |
15 |
元/头 |
(四)肉羊生产效益监测
肉羊定点监测县有沿河、赫章、习水、威宁共4个县。
1、规模场实行全覆盖月度监测
对定点监测县年出栏500只以上规模羊场实行全覆盖月度监测,不设置50个规模场的上限(见表8)。
2、规模以下养殖场户实行抽样监测
每个监测县按对称等距抽样方式选取5个行政村,开展规模以下养殖场户肉羊生产监测,不统计年出栏5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数据(见表9)。
表8 肉羊规模养殖场生产情况
指标名称 |
代码 |
计量单位 |
数量 | |
甲 |
乙 |
丙 |
1 | |
一、品种 1.绵羊;2.山羊 |
1 |
|||
二、本月生产周转情况 |
肉羊存栏 |
2 |
只 |
|
其中:能繁母羊存栏 |
3 |
只 |
||
当月新生羔羊数 |
4 |
只 |
||
购入羔羊和架子羊数 |
5 |
只 |
||
出栏数 |
6 |
只 |
||
出售羔羊和架子羊数 |
7 |
只 |
||
因灾因病死亡羊数 |
8 |
只 |
注:本月肉羊存栏=上月肉羊存栏 + 新生羔羊数 + 购入羔羊和架子羊数—肉羊出栏—出售羔羊和架子羊数—因灾因病死亡肉羊数量。
表9 肉羊养殖固定监测村生产情况
指标名称 |
代码 |
计量单位 |
数量 | |
甲 |
乙 |
丙 |
1 | |
一、全村户数 |
1 |
户 |
||
其中:养羊户数 |
2 |
户 |
||
二、绵羊 |
存栏 |
3 |
只 |
|
能繁母羊存栏 |
4 |
只 |
||
当月新生羔羊数 |
5 |
只 |
||
购入羔羊和架子羊数 |
6 |
只 |
||
出售和出栏数 |
7 |
只 |
||
出售羔羊和架子羊数 |
8 |
只 |
||
因灾因病死亡羊数 |
9 |
只 |
||
三、山羊 |
存栏 |
10 |
只 |
|
能繁母羊存栏 |
11 |
只 |
||
新生羔羊数 |
12 |
只 |
||
购入羔羊和架子羊数 |
13 |
只 |
||
出售和出栏数 |
14 |
只 |
||
出售羔羊和架子羊数 |
15 |
只 |
||
因灾因病死亡羊数 |
16 |
只 |
3、选择53个养殖场户开展成本收益监测
按照大、中、小不同规模档次,以文化水平较高、精通生产经营、能够直联直报为原则,在全省4个监测县范围内选取53户作为生产效益定点监测户(见表10),其中:沿河18户、赫章16户、习水16户、威宁3户共计53户,不再区分山羊和绵羊品种。
表10养羊场户成本收益情况 | ||||
指标名称 |
代码 |
计量单位 |
数量 | |
甲 |
乙 |
丙 |
1 | |
一、饲养品种 1.绵羊;2.山羊 |
1 |
—— |
||
二、饲养类型 1.自繁自育;2.专业育肥 |
2 |
—— |
||
三、饲养方式 1.舍饲;2.半舍饲;3.放牧 |
3 |
—— |
||
四、本月存栏情况 |
1.肉羊存栏 |
4 |
只 |
|
其中:能繁母羊存栏 |
5 |
只 |
||
2.当月新生羔羊数 |
6 |
只 |
||
3.购进羔羊和架子羊数 |
7 |
只 |
||
4.淘汰能繁母羊数 |
8 |
只 |
||
|
1.出栏肉羊数 |
9 |
只 |
|
2.出栏肉羊平均价格 |
10 |
元/公斤 |
||
3.出栏肉羊平均活重 |
11 |
公斤 |
||
4.羔羊折价 |
12 |
元/只 |
||
5.购进羔羊(架子羊)费用 |
13 |
元/只 |
||
6.精饲料费用 |
14 |
元/只 |
||
7.饲草费用 |
15 |
元/只 |
||
六、本月出售羔羊和架子羊收入情况 |
1.出售羔羊和架子羊数 |
16 |
只 |
|
2.出售羔羊和架子羊收入 |
17 |
元 |
||
七、副产品销售收入 |
18 |
元 |
||
八、本月因灾因病死亡肉羊数 |
19 |
只 |
注:副产品销售收入包括出售的羊毛、羊绒、羊粪、羊皮等收入。
(五)蛋鸡生产监测
蛋鸡定点监测县有西秀、七星关、瓮安、麻江、松桃5个县(市、区)。
1、规模以上养殖场实行全覆盖月度监测
对监测县所有存栏20000只以上养殖场实行月度监测,不设置50个规模场的上限(见表11)。
表11 蛋鸡规模养殖场生产情况
指标名称 |
代码 |
计量单位 |
数量 |
甲 |
乙 |
丙 |
1 |
一、后备鸡存栏 |
01 |
只 |
|
二、产蛋鸡存栏 |
02 |
只 |
|
三、后备鸡死亡数 |
03 |
只 |
|
四、产蛋鸡死亡数 |
04 |
只 |
|
五、新增雏鸡数 |
05 |
只 |
|
六、淘汰产蛋鸡数 |
06 |
只 |
|
七、淘汰产蛋鸡日龄 |
07 |
天 |
|
八、鸡蛋总产量 |
08 |
公斤 |
2、对规模以下养殖场户实行抽样监测
每个监测县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等距离抽样方式抽取5个行政村开展存栏500-19999只养殖场户蛋鸡生产监测情况,不统计存栏200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数据(见表12),达不到5个监测村的全数纳入监测。
表12蛋鸡养殖固定监测村生产情况
指标名称 |
代码 |
计量单位 |
数量 | |||
甲 |
乙 |
丙 |
1 | |||
一、全村户数 |
01 |
户 |
||||
其中:存栏500只以上蛋鸡养殖户数 |
02 |
户 |
||||
二、存栏 |
— |
— |
— | |||
后备鸡存栏(1-120日龄) |
03 |
只 |
||||
产蛋鸡存栏(121日龄以上) |
04 |
只 |
||||
三、新增雏鸡数 |
05 |
只 |
||||
四、淘汰产蛋鸡数 |
06 |
只 |
||||
五、鸡蛋总产量 |
07 |
公斤 |
3、每县选择15个养殖场户开展成本收益监测
按照大、中、小不同规模档次,以文化水平较高、精通生产经营、能够直联直报为原则,在全县范围内各选择5个共计15个养殖场(户)开展生产效益情况监测(见表13),监测户达不到15个的全数纳入监测。
表13 蛋鸡养殖固定监测户生产和效益情况
指标名称 |
代码 |
计量单位 |
数量 | |
甲 |
乙 |
丙 |
1 | |
一、后备鸡存栏(1-120日龄) |
01 |
只 |
||
二、产蛋鸡存栏(121日龄以上) |
02 |
只 |
||
三、后备鸡死亡数(1-120日龄) |
03 |
只 |
||
四、产蛋鸡死亡数(121日龄以上) |
04 |
只 |
||
五、新增雏鸡数 |
05 |
只 |
||
六、淘汰产蛋鸡数 |
06 |
只 |
||
七、淘汰产蛋鸡销售价格 |
07 |
元/只 |
||
八、鸡蛋总产量 |
08 |
公斤 |
||
九、每公斤鸡蛋销售价格 |
09 |
元/公斤 |
||
十、产蛋鸡的饲养成本 |
— |
— |
— | |
每只产蛋鸡的育成成本 |
10 |
元/只 |
||
产蛋鸡全价饲料总用量 |
11 |
公斤 |
||
产蛋鸡全价饲料价格 |
12 |
元/公斤 |
||
雇工费用 |
13 |
元 |
||
水电费用 |
14 |
元 |
||
十一、全场防疫、治疗、消毒费用 |
15 |
元 |
(六)奶牛生产效益监测
对所有取得“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的奶站开展全覆盖月度监测(见表14),我省涉及的监测县有清镇、修文、乌当、红花岗、西秀、都匀、独山、凯里、德江共9个县(市、区)。
表14 生鲜乳生产和收购情况
指标名称 |
代码 |
计量单位 |
数量 | |
甲 |
乙 |
丙 |
1 | |
一、养殖场户数量 |
01 |
户 |
||
二、奶牛总存栏 |
02 |
头 |
||
其中:成母牛存栏 |
03 |
头 |
||
三、当月挤奶量 |
04 |
吨 |
||
四、当月收购量 |
05 |
吨 |
||
五、当月平均收购价格 |
06 |
元/公斤 |
||
六、当月交售量 |
07 |
吨 |
||
七、当月平均交售价格 |
08 |
元/公斤 |
(七)集贸市场畜产品价格每周监测
价格定点监测县有清镇、花溪、开阳、播州、湄潭、西秀、紫云、都匀、独山、凯里、黄平、黎平、碧江、松桃、七星关、黔西、水城、兴义、安龙、思南和纳雍共21个县(市、区)。对监测县最大的集贸市场开展畜产品和饲料价格每周监测,每周三采集数据,无法从集贸市场获取数据的指标可从养殖场户、奶站等渠道采集(见表15)。
表15 畜产品及饲料集市价格
指标名称 |
代码 |
计量单位 |
价 格 |
甲 |
乙 |
丙 |
1 |
1.仔猪 |
01 |
元/公斤 |
|
2.活猪 |
02 |
元/公斤 |
|
3.猪肉 |
03 |
元/公斤 |
|
4.鸡蛋 |
04 |
元/公斤 |
|
5.商品代蛋雏鸡 |
05 |
元/只 |
|
6.商品代肉雏鸡 |
06 |
元/只 |
|
7.鸡肉 |
08 |
元/公斤 |
|
8.活牛 |
09 |
元/公斤 |
|
9.牛肉 |
10 |
元/公斤 |
|
10.生鲜乳 |
11 |
元/公斤 |
|
11.活羊 |
12 |
元/公斤 |
|
12.羊肉 |
13 |
元/公斤 |
|
13.玉米 |
14 |
元/公斤 |
|
14.豆粕 |
15 |
元/公斤 |
|
15.小麦麸 |
16 |
元/公斤 |
|
16.育肥猪配合饲料 |
18 |
元/公斤 |
|
17.肉鸡配合饲料 |
19 |
元/公斤 |
|
18.蛋鸡配合饲料 |
20 |
元/公斤 |
(八)集贸市场畜产品交易量监测
主要畜产品交易量定点监测县有花溪、独山、兴义、碧江和纳雍共5个县(市、区)。定点监测县对该县最大的集贸市场开展畜产品交易量每周监测,无法从集贸市场获取的指标可从屠宰场等渠道采集(见表16)。
表16 主要畜产品集贸市场交易量
指标名称 |
代码 |
计量单位 |
交易量 |
甲 |
乙 |
丙 |
1 |
1.猪肉 |
01 |
公斤 |
|
2.鸡蛋 |
02 |
公斤 |
|
3.牛肉 |
03 |
公斤 |
|
4.羊肉 |
04 |
公斤 |
|
5.白条鸡 |
05 |
公斤 |
(九)淘汰母猪屠宰量监测
在全省选择六盘水市六枝、遵义市红花岗和湄潭、安顺市西秀、毕节市七星关、大方和威宁7个县(区),对较大规模淘汰母猪屠宰企业开展全覆盖月度监测(见表17),数据由县级采集,市州录入上报。
表17 淘汰母猪屠宰量情况
指标名称 |
代码 |
计量单位 |
数量/名称 |
甲 |
乙 |
丙 |
1 |
一、屠宰场名称 |
01 |
— |
|
二、屠宰头数 |
02 |
头 |
|
三、屠宰量 |
03 |
吨 |
二、数据采集任务上报时间要求
(一)生产监测月报
每月20日下发生产月报监测任务,上报截止日期为当月末30日(或31日);原则上以自然月为周期采集和统计数据,各地也可结合养殖场生产实际适当调整,但数据采集日须相对固定。
(二)价格和交易量监测周报
价格周报和交易量周报监测任务采集日为每周三,数据上报截止日期为每周四。
三、样本调换范围
样本调换原则是“稳定为主,应调尽调”,在保证满足新监测方案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持现有监测的稳定,最大限度保留现有生产监测村和效益监测户。
(一)监测村调换。监测村调换需要在各监测县重新抽样确定监测样本,新监测村要优先选择有监测工作经验、工作基础好、交通方便、信息员积极性高的行政村。
(二)监测场(户)调换。所有监测场(户)均从调换各监测县全县范围内进行选择,优先选择文化水平较高、精通生产经营、能够直联直报的养殖场户。无论养殖规模大小均应在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平台中统一备案管理(注销、转产需提供乡镇证明、照片、县级以上行政管理部门正式申请文件)。
(三)规模以上养殖场调换。生猪规模场监测范围全省全覆盖监测,肉羊、肉牛、蛋鸡和肉鸡仅限于定点监测县。需要对符合条件的规模场在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平台中进行及时维护更新,增加符合条件的场、注销不再具备生产条件的场(注销、转产需提供乡镇证明、照片、县级以上行政管理部门正式申请文件)。
四、样本调换时间
(一)监测村调换工作。县级于每年11月向省级提交调换申请,省级在12月向农业农村部提交请示报告,待农业农村部同意后在系统完成监测村调换工作。
(二)效益监测户的调换工作。县级于每月15日前完成效益监测户调换申请提交。
五、资金保障
省级每年将各畜种监测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各市州对本辖区监测县资金拨付最低标准如下:生猪监测资金6.68万元/县、肉牛、肉羊及蛋鸡监测资金各5.15万元/县、肉鸡监测2.2万元/县、价格及交易量各0.5万元/县、生鲜乳及淘汰母猪监测0.2万元/县。各市(州)按照各畜种监测的要求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和取得工作实效,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专人负责。畜牧统计监测工是农业统计调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各级要建立健全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组织机制,明确专人负责,依法依规做好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
(二)加强统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采用分级培训方式加强对信息采集员队伍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升源头数据采集质量;省级每年举办1-2期针对指标涵义解释,数据填报要求,建立健全统计台账等内容的畜牧统计监测培训,提高统计员业务素质。
(三)加强数据审核,提升数据质量。完善调查体系,建立健全数据采集、汇总和逐级审核机制,规范台账和报表填报标准,做到报送数据有依据支撑;严格数据质量把关,增强畜牧行业数据统计调查的科学性、准确性。
(四)加强数据核查,防范弄虚作假。各级各部门建立数据质量核查机制,定期对辖区内监测县、监测村、监测户(或规模场)开展数据质量核查,进一步规范数据采集信息的工作流程,有效杜绝弄虚作假、虚报瞒报等行为发生,切实提高畜禽定点监测的数据质量。
指标解释
表1
1.生猪存栏:月末养殖场实际存在的所有猪的数量,不分大小、公母、品种、用途。
2.能繁母猪存栏:月末养殖场实际存在的达到生殖年龄且专门留作繁殖用的母猪,一般指8月龄以上的母猪。
3.5月龄以上商品肥猪存栏:月末养殖场实际存在的用于育肥出栏的5月龄(含)以上商品猪的数量。
4.新生健仔数:本月养殖场新出生健仔的数量。
5.购入仔猪数量:本月养殖场外购仔猪的数量。
6.购入中大猪数量:本月养殖场外购中大猪数量。中大猪体重不低于25千克。
7.购入后备母猪数量:本月养殖场外购后备母猪数量。后备母猪指选留用于生产仔猪,且尚未达到生殖年龄的母猪(若新购母猪中有已配种待产的情况,也可填报到这里面)。
8.出售仔猪数量:本月养殖场出售的哺乳仔猪和保育猪数量。
9.出售后备母猪数量:本月养殖场出售的后备母猪数量。
10.出售商品肥猪数量:本月养殖场出售的中大猪和出栏的肥猪数量,不包括出售后备母猪。
11.淘汰母猪数量:本月养殖场淘汰的能繁母猪的数量,不包含淘汰的后备母猪。
12.死亡猪数量:本月养殖场死亡猪的数量,包括哺乳仔猪、保育猪、中大猪、商品肥猪、后备母猪和能繁母猪等,不包括死胎和木乃伊。(因疫情扑杀的生猪也计算在内)
13.出售肥猪平均价格:本月养殖场出售肥猪的平均价格。(当养殖场为纯代养模式时,此处全填0)
14.出售肥猪成本价:本月养殖场出售肥猪的平均成本价。(当养殖场为纯代养模式时,此处全填0,备注写代养)
15.出售肥猪平均活重:本月养殖场出售肥猪的平均重量。(当养殖场为纯代养模式时,此处全填0,备注写代养)
表2
1.全村户数:指本月月末采集信息时长期在本村居住的村民户数。
2.养猪户数:指调查当月年设计出栏500头以下生猪养殖户数量
3.生猪存栏:指调查日实际存在的所有猪的数量,不分大小、公母、品种、用途一律包括在内。
4.能繁母猪存栏:指达到生殖年龄而专门留作繁殖用的母猪数量,一般指8月龄以上的母猪。
5.生猪出栏:指育肥出售进入屠宰环节和自食的头数(猪出栏数不包括个别地区习惯吃的“烤小猪”或出口的“乳猪)。
6.监测村内仅统计年出栏500头或存栏300头规模以下生猪养殖户的生产情况。
表3
1.生猪存栏:指调查日实际存在的所有猪的数量,不分大小、公母、品种、用途。
2.能繁母猪存栏:指达到生殖年龄而专门留作繁殖用的母猪数量,一般指8月龄以上的母猪。
3.生猪出栏:指育肥出售进入屠宰环节和自食的头数(猪出栏数不包括个别地区习惯吃的“烤小猪”或出口的“乳猪)。
4.出售肥猪平均价格:本月养殖场户出售肥猪的平均价格。
5.出售肥猪成本价:本月养殖场户出售肥猪的平均成本价。
6.出售肥猪平均活重:本月养殖场户出售肥猪的平均重量。
表4
1.饲养品种:直接填写商品名称,注意使用厂家提供的标准商品名称,不要使用全角字符和空格;如果不知道具体的可以填写分类名称,如白鸡、黄鸡、817等。
2.是否合同养殖户:出栏肉鸡由企业按照事先预定的固定价格收购的为合同养殖户;出栏肉鸡按照当时市场价格收购的为非合同养殖户。
3.养殖成本效益:包含12个分项;同一饲养批次鸡完成全部出栏当月填写。“同一饲养批次”指同时购进入舍,饲养过程同步,出栏时可以同时出栏也可以分批出栏的一批肉鸡。“全部出栏”指同一个饲养批次的肉鸡被全部销售或其它方式处理完成。
4.进雏数:该饲养批次入舍的全部雏鸡数,包括路损、补雏等非计价的数量。
5.出栏数:该饲养批次总共出栏的合格肉鸡数。
6.总重量:该饲养批次出栏肉鸡的体重总和。同一饲养批次分批出栏的,需要累计计算出栏重量。
7.销售收入:该饲养批次出栏肉鸡销售取得的毛收入总额。如果出栏用于自食或屠宰,请按当时市场价格折算成销售收入,同一饲养批次分批出栏的,需要累计计算销售收入。
8.平均出栏日龄:该饲养批次出栏肉鸡的平均日龄;单位:天,保留小数点后1位。例如:白羽肉鸡42天销售50%,43天销售50%,出栏日龄为42.5;如果42天销售25%,43天销售25%,44天全部完成销售,则出栏日龄=42*25%+43*25%+44*50%=43.3。
9.雏鸡费:该饲养批次购买雏鸡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包括雏鸡本身购买的费用、检疫和运输费用。
10.饲料用量:该饲养批次在整个饲养周期中所消耗的饲料总重量,注意:需要扣除结余的饲料。
11.饲料总费用:该饲养批次用于购买饲料的总费用,注意:需要扣除结余的饲料的金额。
12.防疫治疗费:该饲养批次在整个饲养周期中消耗的药品、疫苗等的总费用。
13.雇工费:该饲养批次在整个饲养过程中雇用的长期或短期的人工费用总和。
14.水电费:该饲养批次在整个饲料周期中所发生的水、电费用;若养殖户按季度或年度缴纳费用,请平均折合到每个月中。
15.煤火费:该饲养批次在整个饲料周期中所发生的燃煤、燃气等费用;若养殖户按季度或年度缴纳费用,或一批大量采购,须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折合计算。
表5
1.肉牛存栏:指调查日实际存在的所有肉牛数量。
2.能繁母牛存栏:指达到生殖年龄有生殖能力的母牛,不论是否配种受胎均应统计。
3.当月新生犊牛数:指调查当月新出生的犊牛头数,不包括外购的犊牛。
4.购入犊牛和架子牛数: 指调查当月外购的犊牛和架子牛头数。
5.肉牛出栏:指当月育肥出售进入屠宰环节和自食的肉牛头数。
6. 出售犊牛和架子牛数:指调查当月出售的犊牛和架子牛头数。
7. 因灾因病死亡肉牛数:指调查当月因灾因病死亡的所有肉牛,不分大小、公母均包括在内。
表6
1.全村户数:指本月月末采集信息时长期在本村居住的村民户数。
2.养肉牛户数:指调查当月年设计出栏100头以下肉牛养殖户数量。
3.肉牛存栏:指调查日实际存在的所有肉牛数量。
4.能繁母牛存栏:指达到生殖年龄有生殖能力的母牛,不论是否配种受胎均应统计。
5.当月新生犊牛数:指调查日实际存在的当月新出生的犊牛头数,不包括外购的犊牛。
6.购入犊牛和架子牛数: 指调查当月外购的犊牛和架子牛头数。
7.肉牛出栏:指当月育肥出售进入屠宰环节和自食的肉牛头数。
8.出售犊牛和架子牛数:指调查当月出售的犊牛和架子牛头数。
9.因灾因病死亡肉牛数量:指调查当月因灾因病死亡的所有肉牛,不分大小、公母均包括在内。
10.监测村内仅统计年设计出栏100头规模以下肉牛养殖户的生产情况。
表7
1.养殖类型:指自繁自育、专业育肥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在划分时主要依据养殖户的存栏肉牛中是否有用于繁殖犊牛的能繁母牛。其中自繁自育指养殖户存栏中有能繁母牛并且用于繁殖犊牛;专业育肥指养殖户存栏的肉牛均通过购进而来,经过短期育肥后再出栏,其存栏的能繁母牛并不用于繁育犊牛。
2. 本月专业育肥成本效益情况
(1)肉牛出栏:指当月育肥出栏进入屠宰环节和自食的肉牛头数。其中,淘汰能繁母牛育肥出栏情况,不进行出栏头数及后续成本项的统计填报。
(2)犊牛和架子牛购进时平均活重:指养殖户本月出栏的肉牛,购进犊牛和架子牛的头均活重。
(3)购进犊牛和架子牛费用:指犊牛和架子牛的购买、运输等总费用
(4)粗饲料费用:指本月出栏肉牛在饲养期内所消耗的全部干草、秸秆、青贮、黄贮、青草等费用。
(5)精饲料费用:指本月出栏肉牛在饲养期内所消耗的全部精饲料总费用。
(6)出栏肉牛平均活重:指养殖户本月出栏肉牛的头均活重。
(7)出栏肉牛收入:指养殖户本月出栏肉牛的全部收入,包括育肥牛的收入和自食肉牛折算收入。其中自食肉牛收入,按当前市场价折算。
3、本月自繁自育成本效益情况
(1)本月出售犊牛和架子牛:指本月养殖户出售犊牛和架子牛的头数。其中,专门用于繁殖的母牛出售,不进行出售头数及后续成本项的统计填报。
(2)犊牛和架子牛成本:指犊牛断奶时,犊牛的总成本(包括犊牛的落地成本和断奶前的饲养成本等)。
(3)粗饲料费用:指本月出售犊牛和架子牛在饲养期内所消耗的全部干草、秸秆、青贮、黄贮、青草等费用。
(4)精饲料费用:指本月出售犊牛和架子牛在饲养期内所消耗的全部精饲料总费用。
(5)出售犊牛和架子牛平均活重:指养殖户本月出售犊牛和架子牛的头均活重。
(6)出售犊牛和架子牛收入: 指养殖户本月出售犊牛和架子牛的全部收入。
(7)能繁母牛价格:指填表当日该地区能繁母牛头均市场销售价格。
表8
1.肉羊存栏:指本月末本场饲养的所有绵羊或山羊的数量,不分大小、公母、品种、用途,一律包括在内。
2.能繁母羊存栏:指本月末本场饲养的达到生殖年龄而专门留作繁殖用的母羊数量,不论是否配种受胎,均应统计。母羊开始生殖的时期一般是12~18月龄。
3.当月新生羔羊数:指本月本场新出生的羔羊的总和。
4.购入羔羊和架子羊数:指本月本场购进的羔羊和架子羊的数量。
5.出栏数:指本月本场卖出后进入屠宰环节及自食的绵羊或山羊的只数之和。
6.出售的羔羊和架子羊数:指本月本场卖出后没有进入屠宰环节及自食的绵羊或山羊,一般地,这些羔羊或架子羊主要是卖给专业育肥户经过育肥后再出栏。
7. 因灾因病死亡羊数:指本月本场由于疫病或者自然灾害而死亡的羊只数量总和。
表9
1.全村户数:指本月月末采集信息时长期在本村居住的村民户数。
2.养羊户数:指调查当月本村肉羊养殖规模在年出栏500只以下绵羊和山羊的养殖户数量。
3.存栏:指本月月末采集信息时本村辖区内,规模以下肉羊养殖户饲养的所有绵羊和山羊的数量,不分大小、公母、品种、用途,一律包括在内。
4.能繁母羊存栏:指本月月末采集信息时,规模以下养殖户饲养的达到生殖年龄而专门留作繁殖用的母羊数量,不论是否配种受胎,均应统计。母羊开始生殖的时期一般是12~18月龄。
5.当月新生羔羊数:指本月本村规模以下养殖户当月新出生的羔羊数量总和。
6.购入羔羊和架子羊数:指本月本村规模以下养殖户购进的羔羊和架子羊的数量总和。
7.出售和出栏数:指本月本村规模以下养殖户卖出给其他养殖户继续养殖育肥用的羔羊及架子羊数量,卖出后供屠宰和自食的绵羊或山羊数量以及出售或淘汰的能繁母羊、种公羊数量之和。
8.出售羔羊和架子羊:指出本月本村规模以下养殖户卖出后没有进入屠宰环节及自食的绵羊或山羊数量,以及出售或淘汰的能繁母羊、种公羊数量之和。
9.因灾因病死亡羊数:指本月本村规模以下养殖户由于疫病或者自然灾害而死亡的羊只数量总和。
10.监测村内仅统计年出栏500只规模以下肉羊养殖户的生产情况。
表10
1.饲养品种:指绵羊、山羊两个品种。农牧户需根据实际饲养的品种进行填报,该指标所有监测户均需要填写。
2.饲养类型:指自繁自育、专业育肥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在划分时主要依据农牧户的存栏羊中是否有用于繁殖羔羊的能繁母羊。其中自繁自育指农牧户存栏中有能繁母羊并且用于繁殖羔羊;专业育肥指农牧户存栏的羊均通过购进而来,经过短期育肥后再出栏,其存栏的能繁母羊并不用于繁育羔羊。
3.饲养方式:指舍饲、半舍饲、放牧三种方式。农牧户需根据全年的实际情况,从三种方式中选择一种填报,所填饲养方式在一年之内一般不应发生变更。该指标自繁自育户与专业育肥户均需要填写。
4.肉羊存栏:指调查时点上固定监测户饲养的所有绵羊或山羊数量,不分大小、公母、品种、用途(如肉用、肉毛兼用)一律包括在内。该指标自繁自育户与专业育肥户均需要填写。
5.能繁母羊存栏:指达到生殖年龄而专门留作繁殖用的绵羊或山羊,不论是否配种受胎,均应算作能繁母羊。母羊开始生殖的时期一般是12~18月龄。该指标需自繁自育户填写。
6.当月新生羔羊数:指本月新出生的羔羊数量。该指标需自繁自育户填写。
7.购进羔羊和架子羊数:指农牧户本月购进的羔羊和架子羊的数量。不论自繁自育户还是专业育肥户,只要本月有购进羔羊或架子羊,均需填写该指标。
8.淘汰能繁母羊数:指农牧户本月淘汰能繁母羊的数量。该指标需自繁自育户填写。
9.出栏肉羊数:指本月出栏绵羊或山羊(包括自食)数量,不包括淘汰种羊数量。
9.出栏肉羊平均价格:指本月出栏绵羊或山羊平均每公斤活重的市场价格,淘汰种羊不计算在内。
10.出栏肉羊平均活重:指本月出栏绵羊或山羊(不包括出卖给专业育肥户的羔羊和架子羊)的平均毛重。本月出栏肉羊平均活重=本月出栏绵羊(或山羊)总活重/本月出栏绵羊(或山羊)数量。
11.羔羊折价:指本批出栏的绵羊或山羊在羔羊断奶时平均每只羔羊的饲养成本(断奶时大概为3月龄,体重一般为20~25公斤)。如果养殖户不会羔羊成本核算也可参考市场价格折算。该指标需自繁自育户填写。
12.购进羔羊(架子羊)费用:指本月出栏绵羊或山羊对应的羔羊或架子羊的购买费用。仅专业育肥户填写。
13.精饲料费用:指本月出栏绵羊或山羊平均每只消耗的精饲料费用,包括消耗的玉米、豆粕、麸皮以及购买的配合饲料等。特别说明,饲喂的精饲料无论是通过购买还是由自家种植,均需要计价填入该指标中。其中饲喂自家种植的精饲料,按照市场价进行折算计入。
14.饲草费用:指本月出栏绵羊或山羊平均每只消耗的粗饲料费用,包括干草、秸秆及青绿饲料等。饲草费仅在发生实际费用支出时填写,若无费用支出则填写0。
15.出售羔羊和架子羊数:指本月卖出后没有进入屠宰环节及自食的绵羊(或山羊),一般地,这些羔羊或架子羊主要是出售给其他养殖户,然后再出栏。
16.出售羔羊和架子羊平均收入:指本月出售羔羊或架子羊的平均每只收入。本月出售羔羊和架子羊平均收入=本月出售羔羊和架子羊总收入/本月出售羔羊和架子羊数量。
17.副产品销售收入:指本月出售羊毛、羊绒、羊皮、羊粪等副产品的收入。副产品销售收入=出售羊毛收入+出售羊绒收入+出售羊皮收入+出售羊粪收入。该指标在本月有副产品出售行为发生时按实际收入填报,若无副产品销售收入则填写0。
18.本月因灾、因病死亡肉羊数:指本月饲养过程中绵羊或山羊因灾、因病死亡的数量。
表11
1. 后备鸡存栏:指本月月末采集信息时该监测户1~120日龄的蛋鸡存栏数;若遇到养殖当地土鸡等地方品种的情况,以地方品种开产日龄前为准统计后备鸡存栏数。
2. 产蛋鸡存栏:指本月月末采集信息时该监测户121日龄以上的蛋鸡存栏数;若遇到养殖当地土鸡等地方品种的情况,以地方品种开产日龄后为准统计产蛋鸡存栏数。
3. 后备鸡死亡数:指当月累计死亡的后备鸡数。
4. 产蛋鸡死亡数:指当月累计死亡的产蛋鸡数。
5. 新增雏鸡数:指当月累计新增加的1日龄雏鸡数。
6. 淘汰产蛋鸡数:指当月累计正常淘汰的产蛋鸡数。
7. 淘汰产蛋鸡日龄:指当月正常淘汰的产蛋鸡饲养日龄。
8. 鸡蛋总产量:指当月存栏产蛋鸡所产蛋累计总重量;若遇到产蛋鸡本月产蛋到月底淘汰的情况,应包括这部分产蛋鸡所产蛋的重量。
表12
1.全村户数:指本月月末采集信息时长期在本村居住的村民户数。
2.存栏500只以上的蛋鸡养殖户数:指本月月末采集信息时全村存栏500只以上的蛋鸡养殖户总数,本月没有饲养蛋鸡的养殖户不统计在内。
3.后备鸡存栏:指本月月末采集信息时全村存栏500只以上的蛋鸡养殖户中,1~120日龄的蛋鸡总存栏数;若遇到养殖当地土鸡等地方品种的情况,以地方品种开产日龄前为准统计后备鸡存栏数。
4.产蛋鸡存栏:指本月月末采集信息时全村存栏500只以上的蛋鸡养殖户中,121日龄以上的蛋鸡总存栏数;若遇到养殖当地土鸡等地方品种的情况,以地方品种开产日龄后为准统计产蛋鸡存栏数。
5.新增雏鸡数:指本月全村存栏500只以上的蛋鸡养殖户中累计新增加的1日龄雏鸡总数;若遇到购买青年鸡或后备鸡(如60日龄等)的情况,不计入新增雏鸡数中,备注说明新增数量和日龄。
6.淘汰产蛋鸡数:指本月全村存栏500只以上的蛋鸡养殖户中累计淘汰的产蛋鸡总数(淘汰产蛋鸡指不再用于产蛋用途的健康蛋鸡,不包括因病淘)。
7.鸡蛋总产量:指本月全村存栏500只以上的蛋鸡养殖户产蛋鸡所产蛋的累计总重量。
表13
1.后备鸡存栏:指本月月末采集信息时该监测户1~120日龄的蛋鸡存栏数;若遇到养殖当地土鸡等地方品种的情况,以地方品种开产日龄前为准统计后备鸡存栏数。
2.产蛋鸡存栏:指本月月末采集信息时该监测户121日龄以上的蛋鸡存栏数;若遇到养殖当地土鸡等地方品种的情况,以地方品种开产日龄后为准统计产蛋鸡存栏数。
3.后备鸡死亡数:指本月该监测户累计死亡的后备鸡数。
4.产蛋鸡死亡数:指本月该监测户累计死亡的产蛋鸡数。
5.新增雏鸡数:指本月该监测户累计新增加的1日龄雏鸡数;若遇到购买青年鸡或后备鸡(如60日龄等)的情况,不计入新增雏鸡数中,备注说明新增数量和日龄。
6.淘汰产蛋鸡数:指本月该监测户累计淘汰的产蛋鸡数(淘汰产蛋鸡指不再用于产蛋用途的健康蛋鸡,不包括因病淘)。
7.淘汰产蛋鸡销售价格:指本月该监测户淘汰的产蛋鸡价格,如果按重量销售,可根据平均重量折合到每只的价格(本月分几次淘汰的,取平均价)。
8.鸡蛋总产量:指本月该监测户存栏产蛋鸡所产蛋的累计总重量;若遇到产蛋鸡本月产蛋到月底淘汰的情况,应包括这部分产蛋鸡所产蛋的重量。
9.每公斤鸡蛋销售价格:指本月该监测户销售的鸡蛋价格(本月分几次销售的,取平均价;若遇到本月没有产蛋的情况,不用填报)。
10.本批产蛋鸡的饲养成本:本月该监测户存栏产蛋鸡的饲养成本,其中“每只产蛋鸡的育成成本”核算“后备育成阶段”花费,其他分项指标均核算目前“产蛋阶段”花费):
(1)每只产蛋鸡的育成成本:指产蛋鸡在其后备育成阶段花费的只均成本,包括雏鸡费、后备期饲料费、后备期防疫费、雇工费、水电费等。
(2)产蛋鸡全价饲料总用量:指产蛋鸡消耗的全价饲料总量;若遇到饲喂自配饲料的情况,应按全价料用量折算。
(3)产蛋鸡所用全价饲料价格:指本月该批产蛋鸡所饲喂的全价饲料购入时的价格(可以是本月购入,也可以是本月之前购入);若遇到饲喂自配饲料的情况,应按全价饲料价格折算。
(4)雇工费用:指产蛋鸡所花费的雇佣工人以及管理人员的费用(包括因抓鸡、防免疫、清粪、消毒而雇用的临时人员费用等);仅当有雇工时填报,自己家庭成员养殖时,不再折算雇工费。
(5)水电费用:指产蛋鸡所花费的水、电费用(包括后勤人员的水电费)。
11. 全场防疫、治疗、消毒费用:指本月该监测户饲养所有鸡群花费的防疫、治疗、消毒总费用。
表14
1.持有“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的生鲜乳收购站填报本表。
2.类型包括乳制品生产企业、奶畜养殖场、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等3种类型。
3.养殖场户数:指信息采集日与本收购站购站有业务关系的所有养殖场户(包括法人自己)数量,包括在生鲜乳收购站挤奶或交奶的所有养殖场户(不包括已持有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的养殖场户)。
4.奶牛总存栏:指信息采集日当天与本收购站有业务关系的所有养殖场户(包括法人,但不包括本身持有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的养殖场户)实际存在的各阶段奶牛存栏数量的合计,包括犊牛、后备牛和成母牛,其中公犊牛不纳入统计。
5.成母牛存栏:指信息采集日当天与本收购站有业务关系的所有养殖场户(包括法人,但不包括本身持有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的养殖场户)实际存在的产过犊牛的奶牛,包括泌乳牛和干乳牛。
6.当月挤奶量:指在统计月本内收购站法人自有奶牛挤奶量的合计,不包含饲喂犊牛和废弃的奶量。收购站法人只经营生鲜乳收购站不养殖奶牛的,此项填数字“0”。
7.当月收购量:指在统计月内本收购站收购量的合计,包括散户奶牛在本生鲜乳收购站的挤奶量,不包括已持有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的养殖场户的奶量,无收购行为的,此项填数字“0”。
8.当月平均收购价格:指生鲜乳收购站实际支付给奶牛养殖户的平均价格,无收购行为的,此项填数字“0”。
9.当月交售量:指统计月内生鲜乳收购站交售给乳品加工企业生鲜乳量的合计。
10.当月平均交售价格:指统计月内乳品加工企业实际支付给生鲜乳收购站的平均价格。
表15
1.奶牛存栏:指信息采集日(通常指月末),养殖场实际存在的各阶段奶牛存栏数量的合计,包括犊牛、后备牛和成母牛,其中公犊牛不纳入统计。
2.成母牛存栏:指信息采集日(通常指月末),养殖场实际存在的产过犊牛的奶牛数量,包括泌乳牛和干乳牛。
3.生鲜乳产量:指在统计月内本养殖场生产的可进入市场销售的生鲜乳产量的合计。
4.生鲜乳交售价格:指统计月内乳品加工企业或生鲜乳收购站实际支付给养殖场(户)的生鲜乳的平均价格。
5.公斤奶全成本:指统计月内,养殖场奶牛每生产一公斤奶,所需的全部成本,包含饲料成本和非饲料成本。非饲料成本主要指燃料动力、兽医药、设备维修、人员工资、产畜折旧、财产折旧、物料消耗、场地租赁等费用。
6.公斤奶饲料成本:指统计月内,养殖场奶牛每生产一公斤奶,所需的饲料成本。
7.限、拒收生鲜乳数量:指统计月内,养殖场被乳品加工企业或生鲜乳收购站拒收或以低于正常价格收购的生鲜乳的数量。
表16
1.本表采集对象主要为集贸市场、粮食部门、饲料门市、养殖场(大户)、孵化厂和屠宰场。原则上要求用多个固定采集对象的平均价作为周报的价格。
2.仔猪价格 指本地主导生猪品种由出生至2月龄的育肥用仔猪的出场销售价格。
3.生猪价格 指已育肥、上市待宰的猪,通常用养殖场(户)出栏的活猪被屠宰场(或经纪人)收购的价格。生猪品种以本地主导产品为主。
4.猪肉价格 指市场猪肉的统货价格(各部位猪肉的平均价格,由各监测点自行测算),如果采集到的是批发价,应折算成集贸市场零售价。
5.鸡蛋价格 指集贸市场上本地主导鸡蛋产品的销售价格。原则上采集散装鸡蛋。
6.商品代蛋用、肉用雏鸡价格 指3日龄内出场价格。
7.鸡肉价格 指当地主流品种的鸡肉价格。如果当地主流品种是黄羽肉鸡或淘汰蛋鸡,优先采集白条鸡价格,没有白条鸡价格时采集活鸡价格;如果当地主流品种是白羽肉鸡,优先采集分割品鸡腿价格(整鸡腿,包括大腿和琵琶腿),没有鸡腿价格时采集白条鸡价格;如果当地主流品种是小型白羽肉鸡(又称817肉杂鸡),优先采集白条鸡价格,没有白条鸡价格时,优先采集分割品鸡腿价格(整鸡腿,包括大腿和琵琶腿)。
8.活牛价格 指育肥上市待宰的活牛价格。
9.牛肉价格 指市场牛肉的统货价格(各部位牛肉的平均价格,由各监测点自行测算),如果采集到的是批发价,应折算成集贸市场零售价。
10.生鲜乳价格 指农户出售的未加工的生鲜乳价格或奶站的收购价。
11.活羊价格 指育肥上市待宰的活羊价格。
12.羊肉价格 指市场羊肉的统货价格(各部位羊肉的平均价格,由各监测点自行测算),如果采集到的是批发价,应折算成集贸市场零售价。
13.玉米价格 指市场销售给养殖户的价格。玉米指含水量15%以下的玉米,如遇含水指标偏高,可按当地折算方法算价格。
14.豆粕、小麦麸价格 指养殖户在当地市场购买的价格。
15.育肥猪、蛋鸡、肉鸡配合饲料价格 指生猪、肉鸡育肥阶段及蛋鸡产蛋阶段的全价配合饲料价格,或定点养殖场自配料平均价格(仅当无法采集到育肥阶段全价饲料价格时,可采集定点养殖场自配料价格)。
表17
1.本表采集对象主要为集贸市场。
2.猪肉、鸡蛋、牛肉、羊肉或白条鸡交易量:指选定的监测市场或者摊位等每周累计出售的猪肉、鸡蛋、牛肉、羊肉或白条鸡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