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主抓手,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抓实“富、学、乐、美”四在农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上一篇下一篇下一版本版新闻标题导航。
目标任务
根据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结合贵州实际,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紧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远谋近施,分阶段推进。 2018年,制定并启动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规划,全省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贵阳市及其他市州非贫困县率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到2022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迈出乡村振兴新步伐。 到2035年,全省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与全国一道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大力推进以农村“三变”改革为统揽的各项改革,强化乡村振兴制度保障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基本原则 ● 把摆脱贫困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 ● 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持续打好四场硬仗 ● 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消除精神贫困 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乡村产业兴旺 ◎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 ◎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 坚定不移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 ● 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推进科技兴农质量兴农 ●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 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 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 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 ● 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 加快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 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大力发展优秀乡村文化,不断提高乡村文明程度 ●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 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工作重点 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创新乡村治理体系 ●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 深化农村自治实践 ● 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 提升乡村德治水平 ● 建设平安和谐乡村 ● 深化农村“三变”改革 ●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 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其他改革 大力建设高素质农村人才队伍,强化乡村振兴智力支持 ●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 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大力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 ● 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 ● 多途径拓宽社会投资渠道 ● 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水平
大力加强党的领导,强化乡村振兴组织保障
完善农村工作 领导体制机制 ● 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 ● 调整加强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 ● 各市(州)和贵安新区要制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或方案,每年向省委、省政府报告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 ● 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 ● 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和使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 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注重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流动的用人导向。 加强“三农” 工作队伍建设 ● 加快对接国家规划,制定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实施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构建乡村振兴指标体系。 制定乡村振兴 战略规划 ● 加强农业农村法制工作,充分发挥制度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 加强舆论引导,宣传乡村振兴政策和基层丰富实践,动员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推动乡村振兴,凝聚起全社会振兴乡村的强大合力。 强化乡村振兴 法治和舆论保障
● 加强农业农村法制工作,充分发挥制度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 加强舆论引导,宣传乡村振兴政策和基层丰富实践,动员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推动乡村振兴,凝聚起全社会振兴乡村的强大合力。 强化乡村振兴 法治和舆论保障
贵州将探索建立完善这些制度这些将在贵州农村全覆盖
◎ 到2020年实现农村电商全覆盖 ◎ 加快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 ◎ 到2020年实现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 ◎ 到2022年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 ◎ 到2020年农村社区服务站覆盖所有行政村 ◎ 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 ◎ 到2020年实现90%以上的行政村重点公共区域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全覆盖 ◎ 到2022年“三变”改革覆盖所有行政村 ◎ 推进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 ◎ 探索商品林赎买制度 ◎ 全面实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 ◎ 建立农村党员定期培训制度 ◎ 健全承包合同登记制度 ◎ 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 完善对农民直接补贴制度 ◎ 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 ◎ 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 ◎ 大力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 ◎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 实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助力脱贫攻 坚三年行动计划 这些三年行动计划将在贵州农村实施 ◎ 全面开展农村“厕所革命” ◎ 全面保护古树名木 ◎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 ◎ 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提挡升级 ◎ 全面推行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 保支付方式 ◎ 全面实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 ◎ 全面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 ◎ 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 全面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 ◎ 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