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猪—沼—茶(粮)”区域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模式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索引号: GZ000001/2016-03718
  • 信息分类: 农业环保信息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 文号:
  • 是否有效:
  • 信息名称: 金沙“猪—沼—茶(粮)”区域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模式

金沙“猪—沼—茶(粮)”区域

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模式


一、模式解介

该模式是以贵州正大农牧食品公司岚头种猪场(简称正大公司)和贵州金沙贡茶茶叶有限公司(简称贡茶公司)为依托,形成以“猪—沼—茶(粮)”的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循环模式。正大公司产生的养殖粪污经干湿分例后,干粪通过运输车运往贡茶公司的有机肥处理场作为生产有机肥原料,猪尿液和废水进入沼气池(污水处理系统)厌氧发酵、杀菌消毒形成沼液再利用,沼液可以用肥水输送车运往贡茶公司茶叶基地,也可以通过管道输给其他农作物,农作物秸秆部分又作为有机肥加工的原材料。通过此模式,可实现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二、模式背景

岚头镇位于金沙县境东部,全镇总面积70.4平方公里,地处中、低、丘地带,海拔为820-1112.6米之间,地貌属黔北高原边缘的低山丘陵地带,地表岩石主要以碳酸盐岩和砂岩为主,森林覆盖率为50.2%,全镇耕地面积15145亩,其中旱地10049亩,田5059亩,农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烤烟为主。近年来,随着农业持续发展,农药、化肥、畜禽粪便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农业废弃物得不到有效利用。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围绕“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化肥、农药施用总量减少,地膜、秸秆、畜禽粪便基本资源化利用”(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加之,金沙县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了以贵州正大农牧食品公司岚头种猪场大公司、贵州金沙贡茶茶叶有限公司等系列企业,亟需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处理利用。

三、配套措施

(一)技术支撑

已组织金沙县农牧局、贵州大学农学院等进行生态拦截、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相关技术的创新研究,支撑该模式的发展;聘请专家技术员推广广西南山区猪场粪污收集、处理、利用技术、“猪—沼—茶(粮)”种养一体化技术、沼液安全利用技术等。生猪养殖、茶叶种植分别由正大公司和贡茶公司提供技术支撑。

(二)养殖业配套设施

已建成 15000种猪场、1200m³污水处理系统和办公楼、宿舍楼、配电房、饲料库房、药品库房、售住房、销售通道等附属设施。

(二)种植业配套设施

已建成茶叶基地12252亩、高粱油菜2021亩、5000茶叶加工厂和10000茶叶精加工厂。

(三)拟建配套设施

金沙县贵州金沙贡茶茶叶有限公司于2016年获得农业部批复建设1个生态循环农业建设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按程序开展1万吨有机肥加工厂生产线1条(占地50亩),以及配套的田间工程、仪器设备、农机具购置、科技培训及推广工作。

四、推广情况

通过该示范模式的推广,合理地利用有机肥、沼液,有利于减少肥源浪费、减轻病虫害发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此外,还可带动广大农户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现共同致富的目的。模式全部建成可发挥效益如下:

经济效益:项目生产期年均新增销售收入555.61 万元,年均总成本181.79 万元,年均净利润373.81 万元,投资利润率为13.48%。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15.66%,财务净现值1451.35 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9.55 年(含建设期)

社会效益:该项目实施后,带动区域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有效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有利于改善产地环境,提高农产产品质量安全,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后可以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降低种植面源污染;降低土壤养分流失风险,减少水土流失,促进农业生态循环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适宜地区

该模式为“猪—沼—茶(粮)”的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循环模式,需要生猪养殖、茶粮种植及沼液安全等技术保障,适合茶叶种植及可以提供养殖需要的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