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湖区:现场演示+技术教学+政策解读 打通秸秆综合利用与农膜回收“最后一公里”
近日,一场以“秸秆综合利用暨农膜回收”为主题的现场培训会在贵阳市观山湖区百花湖镇谷腊村举行,观山湖区农业农村局将课堂“搬”进工厂,把技术“送”到田间,为百花湖镇各村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人员,辖区内养殖主体和其他秸秆回收主体等50余人送上“绿色发展干货”。

走进谷腊村秸秆综合利用加工厂,机器轰鸣,参训人员围在设备旁,近距离观察运行细节,技术人员现场演示:田间废弃的秸秆通过设备加工,瞬间变成粉末,等待进一步利用。不少参训人员用手机拍摄记录,并向技术人员提问交流。
“根据秸秆综合利用‘五料化’方向,我们合作社在2024年新建了秸秆燃料加工厂,以650元/吨的价格回收秸秆。”据该加工厂负责人杨信权介绍,回收的秸秆和枝条可加工成颗粒燃料,不仅减少了本村及周边地区的秸秆焚烧现象,还为群众增加了收入。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已收购秸秆2000余吨。

培训随后转入田间地头,工作人员手持农膜样品,详细讲解农膜科学回收流程与方法,推动回收工作规范化,同时还对农膜回收相关执法工作进行了阐述,明确了执法要点与规范。
当天,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还就秸秆“五料化”综合利用模式进行了宣传培训,并解读了《关于加强生产性用火管理实施计划烧除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对计划烧除秸秆工作作出安排。现场共发放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回收宣传资料3000余份。

参训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接地气、有实效”,既解决了困惑,又明确了方向,现场大家积极交流互动,学到的技术和政策能直接应用到实际中。
据悉,本次培训聚焦乡村生态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通过“现场演示+技术教学+政策解读”的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工作人员和回收主体的实操能力与政策水平。“我们希望大家把学到的政策、技术转化为实际行动,既做好秸秆综合利用的宣传员、操作员,也能当好农膜回收的监督员、践行者,共同推动辖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王迎康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