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上服务 » 预测预警

当前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动态及下步发生趋势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当前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动态及下步发生趋势5282012-6-18 9:56:115282012-6-18 9:56:11当前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动态及下步发生趋势5282012-6-18 9:56:11贵阳市农委植保站

一、当前病虫发生动态

截止612,全市农作物病虫中等偏轻发生,局地重发生,发生面积37.0913万亩。其中:水稻病虫害发生19.1262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8.7553万亩,增加84.42%,;玉米病虫发生1.7281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5381万亩,增加45.22%;马铃薯病虫发生16.237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3.677万亩,增加534.26%。其中:

(一)稻水象甲:中等偏轻发生,局部重发生,部分秧田返栽田特大发生,发生面积为13.69625万亩,其中秧田发生面积为2.6928万亩,水稻大田发生面积为11.00345万亩,大田成虫一般虫口密度为10-30/百丛,局地田块为165/百丛;大田幼虫一般虫口密度为2-3/百丛,局地田块为18-27/百丛;秧田返栽田幼虫一般虫口密度为50-100/百丛,花溪局地秧田返栽田幼虫达900/百丛。

(二)白背飞虱:全市水稻种植区普遍发生,发生程度轻发生,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为4.263万亩。一般虫口密度为30-140/百丛,局地田块为985/百丛。

(三)稻纵卷叶螟:轻发生,发生面积为0.2656万亩,一般田块百丛成虫量为2-6头,严重的田块为11.2头。

(四)稻瘟病: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为0.4537万亩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1.78%,一般田块病叶率为4-8.3%,严重的田块病叶率25.3%

(五)稻杆潜蝇:轻发生,发生面积为0.4476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4.76%。一般田块被害株率1.5-5%,严重田块被害株率为15%

(六)玉米螟:轻发生,发生面积0.8531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0.15%,一般地块被害株率为1-10%,严重田块达15%

(七)玉米其他病虫:轻发生,发生面积0.893万亩。

(八)马铃薯晚疫病:大发生,发生面积为15.315万亩,发生区域为乌当区、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清镇市,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23.387%,一般地块病株率为40-70%,严重地块病株率达100%

(九)马铃薯其他病虫:轻发生,发生面积0.922万亩。

二、下步发生趋势

(一)稻水象甲:当前水稻已移栽完毕,已进入幼虫为害期,预计下阶段稻水象甲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局地大发生,预计发生面积将达到25万亩次;

(二)稻飞虱:预计下阶段发生30万亩次。其中白背飞虱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2万亩次,危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褐飞虱中等发生,以插花性点片发生为主,发生面积8万亩次,为害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局部坝区发生较重。

(三)稻纵卷叶螟:预计下阶段中等偏轻至中等发生,局地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5万亩次,危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

(四)稻叶瘟病:预计下阶段稻叶瘟病中等偏重发生,防控不力区域将大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次,为害盛期在7月。

(五)稻秆蝇:预计下阶段全市中等发生,局地重发生,预计下阶段发生面积10万亩次,为害盛期在8月中旬。

(六)二化螟:预计全市中等发生,息烽、开阳、修文等局地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次,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

(七)大螟:预计中等偏轻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次,为害盛期在8月中下旬。

(八)水稻纹枯病: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万亩次,为害盛期7-8月。优质稻、偏施迟施氮肥、田间长期郁蔽的田块发生较重。

(九)马铃薯晚疫病:预计下阶段发生面积25万亩次,发生程度为大发生。

三、预测依据

(一)气象因素

进入5月以来,雨水持续未停,降雨与历史同期相比偏多12.5%91.9%,根据省专业气象台预测,根据省专业气象台预测,6月初和6月下旬至7月上旬雨水较为集中,多暴雨天气,6月中旬局地有8天左右的少雨时段,7月下旬至8月上旬,有15天左右的轻级夏旱,时晴时雨天气极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蔓延,雨水集中期利于迁飞性害虫迁入,同时不利病虫防治工作的开展。

(二)田间病、虫源因素

今年我市稻水象甲疫情发生呈现出田间虫量大、危害程度重、扩散趋势明显的特点,截止612,稻水象甲发生面积为13.69625万亩,秧田成虫一般虫口密度为1-15/㎡,局地秧田成虫达40/;大田成虫一般虫口密度为10-30/百丛,局地田块为165/百丛;大田幼虫一般虫口密度为2-3/百丛,局地田块为18-27/百丛;秧田返栽田幼虫一般虫口密度为50-100/百丛,花溪局地秧田返栽田幼虫达900/百丛。另外,2011年我市水稻稻瘟病发生面积为4.62万亩次,水稻纹枯病发生面积1.33万亩次,田间菌源丰富。水稻二化螟抗逆性强,2011年我市发生面积为3.47万亩次,发生程度中等发生,局地中等偏重发生,虫口基数大。

(三)水稻栽培品种

优质稻播种面积大,其栽插密度大、施肥水平高、田间通风透光较差,利于病虫害发生,如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变化较快,由于近年优质稻面积的扩大,品种变化可能引起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的变化,以前抗病的品种抗性不断下降,发生叶瘟病的风险增加。

四、防治建议

近期我市多持续降雨天气,田间湿度较大,利于病虫发生流行危害,特别是利于稻瘟病和马铃薯晚疫病等病害发生流行蔓延危害,且不利于防治工作的开展,防治效果较差。

(一)切实做好监测,及时发布信息,有效指导防治

各地要切实做好农作物重大病虫的监测,特别是稻水象甲疫情、稻瘟病及马铃薯晚疫病等病害的监测,要系统监测与大田普查相结合,密切掌握田间病虫动态,及时将病虫监测信息发布,及时有效指导病虫防治。

(二)抓住防治关键,开展科学预防

各地在防治农作物病虫时,要抓住防治关键时期、重点防治区域进行防治,特别是要抓好稻水象甲、稻瘟病等重大病虫害的防控关键时期及关键环节,做好农作物病虫防控工作。

(三)强化示范区建设,示范带动

各地要做好病虫示范区建设工作,强化技术推广。在示范区要常设示范牌,示范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优质稻治理无害化技术等病虫主要防控技术,让农户掌握病虫防治关键技术,充分带动农户开展病虫防治工作。

(四)加强专业化防治组织建设,开展病虫统防统治

各地要切实加强对植保机防队、植保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加强对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的指导和扶持,提高对重大病虫害的应急处置能力。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要及时组织专业化防治组织进行病虫防治,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组织的作用,推动病虫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强化宣传培训,指导病虫防治

各地要通过组织现场会、举办田间学校、建示范区、发明白纸、发布病虫电视预报等多种形式普及推广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技术到位率。同时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组织技术干部进村入户、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民及时开展防治。

(六)加强市场监督,提供放心农药

各地要加强农药市场的日常监督,做好高毒农药和假劣农药专项整治工作,同时开展农药质量监测与预警,及时将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向农户推荐放心农药,保障病虫防治用药和维护农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