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警惕,及时防治,防止第四代“两迁”害虫大发生
受前期降雨频繁、降雨量大加之南方虫源丰富等因素,今年我市白背飞虱迁入时间早、迁入量大,截止7月10日,我市第三代白背飞虱中等偏轻发生,局部区域中等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9.76万亩次,第三代稻纵卷叶螟中等偏轻发生,局部区域大发生,发生面积为5.35万亩。目前第三代稻纵卷叶螟为害已近未期,个别世代交替重叠区已发现第四代纵卷低龄幼虫开始为害。
据省专业气象台统计,我市6月上旬出现暴雨2站次,大雨1站次,中旬出现暴雨2站次,大雨1站次,下旬出现暴雨1站次、暴雨2站次、大雨9站次,利于白背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继续迁入和繁殖,加之第三代田间残虫,预计第四代白背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将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地区大发生,预计主危害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
在防治策略上,一是要抓住关键时期,根据监测,第四代“两迁”害虫7月下旬进入为害高峰期,稻水象甲疫情第一代成虫也将进入羽化高峰期,也是最佳防治时期,各地要将“两迁”害虫和稻水象甲第一代成虫防控工作紧密结合,认真组织,确保取得较好的防控效果;二是要防重灾地区和保粮增工程实施区等重点区域,确保丰收;三是保证机具、机手、农药、燃油等防治物资的组织到位,在重发生区开展统防统治,实施大面积应急防治;四是选用高效农药防治,在防治稻水象甲第一代成虫及稻纵卷叶螟上,可选用22%吡虫?毒死蜱乳油、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10%醚菊酯悬浮剂、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等,在防治稻飞虱可选用10%醚菊酯悬浮剂、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等药剂。
下一篇:
当前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动态及下步发生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