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织金县九丰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带动毕节市发展精品蔬菜基地让上千名农民先富起来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2013-7-15 10:54:022013-7-15 11:15:002013-7-15 10:51:57

织金县九丰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

带动毕节市发展精品蔬菜基地让上千名农民先富起来

2高的铁架,装上4个轮子,就成一个移动的工作平台。

邹云坐在平台上面,熟悉地为瓜果授粉,头上挂满各式各样的瓜果。

邹云是织金县桂果镇小牛场村的一个普通农民,但家里的土地已经以每亩每年150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九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她现在的身份是九丰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的一名工人,负责智能大棚蔬菜的种植管理。

每个月,邹云都能领到超过2000元的工资,其中1650元是基本工资,剩下的是加班所得。

“这里工作没外面苦,收入比外面高,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当问起邹云为什么不再外出打工时,她淡淡一笑,反问:“要是你,你会出门打工吗?”

在小牛场村,大部分村民都有和邹云一样的感受。是眼前这片蔬菜大棚,彻底改变了他们的观念,他们的生活。

当年,为了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织金县建起了一批大棚,却大都以失败告终。最后的结论是:织金属寡日照地区,不适宜发展大棚种植。

看着一片片废弃的大棚,织金县委书记崔英魁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个从中国蔬菜之乡走来的汉子,不相信织金不能发展现代农业。

他请来了山东寿光九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培军,对茶店乡的废弃大棚进行改造,重新尝试大棚蔬菜种植。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两个月后,大棚里种出的黄瓜等蔬菜上市。

苏培军对织金的环境赞不绝口:温差大,水质好,蔬菜产量和品质都远超山东寿光。他认为,织金以前发展大棚种植失败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

20122月,苏培军成立了织金九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在桂果镇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

目前,园区已建成蔬菜标准化种植钢架大棚6204.13万平方米、标准化智能大棚28600平方米,园区内种植的50余种蔬菜在织金、毕节、贵阳等地供不应求,今年已实现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利润400余万元。预计全年总销售收入可达4000万元以上,利润在1500万元以上。

现在,九丰公司已经把重心向织金、向毕节倾斜,决定利用九丰公司的技术、管理、品牌、市场优势,全力开拓贵州市场。位于织金县城关镇的第二个高标准设施蔬菜产业示范基地,已完成连体钢架大棚200余个,将于7月下旬开始种植蔬菜。

发展现代农业,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民。

目前,园区已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单务工收入一项,就让农民增收1258万元。而整个项目完工后,将提供近2000个就业岗位,每个岗位年增收2万余元。

九丰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所走的路,正是一条与依靠农民、为了农民,与农民共生共荣的和谐发展之路。

在九丰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内,有20个专为计生户特设的“计生大棚”。由省、市、县计生协和县农牧局共同出资建设,计生两户和一般计生户分别占30%15%股份,让计生户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张青兰和李昌群是小牛场村村民,因为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她们在工资外还享受了一项特殊待遇——分红。在今年5月的第一次分红中,她们各自拿到545元的红利。张青兰说,村里的二女结扎户和独生子女户,最高的分红2700多元。

比“计生大棚”更为普惠的,是现代农业技术和种质资源的推广。

九丰公司采取无偿供种、无偿技术培训的方式,不断扩大技术员队伍,每名技术员带当地农民510人,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鼓励农户自主经营、自主创业。

这种“保姆式”服务、订单式推广的方法,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截至628,已带动全县16个乡镇种植精品蔬菜3.6万亩。

按照计划,今年他们将带动织金县20个乡镇种植精品蔬菜10万亩。按平均每亩增收6000元计算,可增加农民收入6亿元。

“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企业主要负责新产品研发、新技术推广、新市场开发和示范带动等工作,更多的要依靠广大农民。”苏培军说,只有让最大限度地让农民掌握先进技术,最大限度地把农民成为产业工人,最大限度地把农村土地变为园区,最大限度地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自觉和自信,让每一个农民从土地受益,让农民率先富起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

九丰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的建设,以前所未有的辐射带动效应,激发了当地群众的发展热情,托起了当地群众的致富梦想。

因为农业,广大农民全面小康的期盼清晰地展现在面前,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