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紫云农民工创业园活力奔涌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2013-7-2 16:41:082013-7-2 16:41:082013-7-2 16:41:08

联村党委创奇迹 大山深处办园区

紫云农民工创业园活力奔涌  

   2004年11月,紫云自治县坝羊乡大坡村返乡农民工艾明权担任党支部书记后,联合周边新羊、下关两个行政村组建联村大党委。在大山深处整合资源统筹发展,创办紫云首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入驻园区的小微企业150余家,创业就业人员达1000余人,走出了一条自主创业的新路子。

  办园区 推动改革新思路

  为了吸引更多人返乡创业带动就业,顺应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需要,大坡村联村党委决定创办创业园,引导村民合理流转土地。

  为顺利推进土地流转,联村党委通过组织返乡青年农民工开展“我为家乡发展献一策”等主题活动,召开家乡发展茶话会,邀请村里有一定威望的寨老、创业代表共商发展大计,组织部分党员和村民代表到省外北京,省内毕节、遵义、黔东南、黔南等地参观考察,终于使广大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大坡村改革发展上来。

  在联村党委的引导下,19户村民敢为人先,以土地入股分红的形式自愿流转成片土地26亩,建起了紫云首个返乡农民工创业园。联村党委引导企业实行用工优先政策,在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优先使用流转土地的农户;将厂区围墙、堡坎、场地平整等附属工程建设承包给流转土地的农户;设置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土地流转农户进入园区工作。建立利益分配机制,保证农民的积极性。第一年每亩土地按800元标准分红,以后标准根据市场增幅逐年上升5%,给流转土地群众提供了有效的生活保障和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

  聚合力 加快发展强动力

  村办园区,没有上级的关心,各方的支持,难以迅速做大做强。因此,联村党委把争政策、争资金、争培训作为党委首要责任,积极为园区聚集合力。

  联村党委争取到紫云县委、县政府1000多万元资金建成了6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完成园区道路硬化、绿化、河道治理等工程;乡政府挤出400多万元改善园区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县工贸局出资20万元帮助园区硬化道路。

  在资金筹措上,联村党委争取到县就业和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指导中心无偿为农民工提供担保,县农信社按每户8万元标准给予创业农户发放贷款。对入驻创业园的企业,前三年免收一切税款、免收厂房租金,水电实行最低优惠,同时优先享受“3个15万”、妇女贴息贷款、小额就业创业贴息贷款等扶持项目。目前,“3个15万”项目已惠及创业农民工56户,扶持资金达280万元,发放妇女贴息贷款559万元、扶持创业农民工77户,发放小额就业创业贴息贷款193万元、扶持创业农民工26户。

  此外,2013年,联村党委举办2期YBC培训班,培训农民工500余人,组织农民工开展技能大比武活动3次,提升农民工技能素质和干事创业的激情。

  抓创新 优化服务助发展

  联村党委把园区建设与党建工作同步推进,努力在服务园区发展,构建村园和谐上下功夫。

  联村成立园区联合党总支,由县产业园区领导班子副职任书记,乡党委书记、大坡联村党委书记、县农信社副主任担任副书记等等。在党总支下组建各种功能性党小组,同时设立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水晶加工协会等各类群团组织。

  在园区建立了集工贸、人社、工商、税务、信贷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建园区网页,推动订单服务;聘请法律顾问,为入驻园区的小微企业提供上门服务,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服务环境。

  利用节假日,组织文化、工贸、人社、工会等相关部门深入园区广泛开展“心系农民工联谊建真情”、“村企共惠、和谐发展”等文体活动,丰富园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联村党委通过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园区企业和利用村集体经济推动村园共建工作,建成农民文化广场,开展景观整治,营造村园和谐的良好氛围,促进村企共同发展。

作者:班光勇 韦展望编辑:李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