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好中药材 增收天地宽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案例(十六)
——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案例(十六)
黔东南州案例
种好中药材 增收天地宽
按:昌昊金煌(贵州)中药有限公司为香港培力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近年来,公司致力于传统中药材及贵州民族医药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辐射带动丹寨、锦屏等县38个合作社、2256贫困户发展中药生产。特别是在深化农村产业革命的新形势下,公司大力推广建立新型产业发展组织方式,成为对外有市场、对下带合作社和农户的发展引擎。
贵州昌昊金煌中药有限公司是香港培力控股集团在贵州的一家全资子公司,成立5年来,在充分利用我省传统中药材资源和民族医药的基础上,以建立符合国内GAP及国际GACP规范为发展方向,公司相继建立了集中药材、民族医药资源研究、开发和应用示范种植基地,通过坚持走强实力、树品牌、带农户的产业发展之路,根植黔东贫困乡村,开辟了民族医药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新天地。
一是筑牢产业基础。5年来,公司注重夯实产业发展规模和基础,先后在丹寨、锦屏等贫困县累计投资人民币5.2亿元,建设自有中药材基地1.2万亩,建立了符合国家GAP和GMP标准以及国际GACP标准的中药材良种繁育、规范化种植、加工、市场一体化产业链,大力开展技术研发,先后拥有或获得专利成果、科技进步奖、贵州省第一家GAP认证、GMP认证、贵州省第一家中药材新品种等18项自主知识产权。建成药材种苗、药用菌种基地600多亩,每年产中药材种苗2亿株,在满足自身种苗需求的同时,还销往周边市县,建设加工厂房4万平方米,中药材和饮片加工生产线2条。专业技术队伍逐渐完善成熟,现有正式职工82人、聘用长期临时工5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16人,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1个、省级研究平台4个。
二是畅通销售渠道。公司以“昌昊金煌”为主打品牌,不断开拓和理顺销售渠道,市场前景逐渐向好。目前,除省内市场销售一半产品外,另一半主要销往国内的上海、广东、北京、四川等重点目标市场以及日本、韩国等境外市场,由于药材地道、品质上乘,市场一直保持稳定,2018年公司产值达到1.6亿元,今年将突破2亿元。
三是创新经营模式。按照产业革命“八要素”的要求,公司积极探索和推行“连锁种植”经营模式,实施品牌带产业、企业带基地、合作社带贫困户,推动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在丹寨等县已发展中药材专业合作社38个,带动2256户贫困户直接参与中药材种植,公司负责市场开拓和品牌打造,种植安排、技术培训和集中收购则主要依靠合作社完成,农户根据自身能力安排生产。
四是强化利益联结。为保护农户的实际利益,企业采取“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利益联结方式,实行市场价比保护价高则按市场价,市场价比保护价低则按保护价的保障方式回收中药材产品。2015以来,公司在丹寨县、锦屏县、惠水县的76个村带动9960农户45960人(其中126户贫困户)发展种植中药材钩藤、栀子、白术、灵芝、何首乌、覆盆子等中药材种植32660亩。由于保护价托底,给农户吃了定心丸,也确保了农户中药材种植队伍的稳定,许多农户种植时间长达5年。农民收入逐年提高,户均年增收5000以上,农户种植最多的15亩,一年收入5至10万元,最少也有3亩多,年均收入1万多元。为调动和增强合作社服务农户意识,公司每年按合作社药材收购量价值的5%返利给合作社,保障了合作社正常运行,形成老百姓得实惠、政府得民心、产业得发展、科研成果得到广泛应用、企业得以壮大的良好局面。
五是拓宽发展空间。公司在发展进程中,也面临季节性流动资金短缺、中药材未进入政府保险目录带来种植风险和成本上升、农民种植技术有待提高等困难,制约了整体效益提升和辐射带动能力的扩大,但企业秉承强产业、创品牌、抢市场、富农民的宗旨没有改变,计划到2020年,在全州乃至全省发展100个合作社10000社员,辐射20万户以上的药农推广100余万亩中药材种植,实现地道药材种植和药材种苗研发核心产业平台相互支撑,延长以文化、旅游、互联网相辅相成的产业融合新业态,构建黔东中药材现代高效示范产业生态圈,打造“农本方”中医药连锁品牌,为农民增收拓展更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