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讯息

食用菌生产指导意见(10月)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本月要抓好香菇、平菇、木耳、茶树菇等出菇管理和采收,抓好香菇、平菇等大宗产品及羊肚菌、猴头菇的菌种、菌棒制作和发菌。注意以下几点工作:

继续加强养菌管理

养菌室要求清洁、卫生,干燥,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70%,通风、避光,菌袋呈井字型堆放,一般5-6层,及时翻堆,保持菌袋温度不超过27℃,温度过高会引起菌棒“烧菌”。养菌过程中及时清理感染杂菌的菌棒目前情况来看,前期以木霉和链孢霉为多,后期以毛霉、黄曲霉居多。大宗品种香菇,在菌棒长满菌丝,表面形成瘤状物后,沿瘤状物外围进行刺孔通气,此时环境温度应低于28℃。刺孔2-3天后,呼吸代谢加快,菌棒的温度快速上升,要注意适时通风控制温度。刺孔后进入转色管理,转色完成的菌棒一般菌膜厚薄适中,红棕或棕褐色。

抓好第一茬秋菇的管理、采收

10中下旬部分地区进入秋菇第一茬采收期,在子实体发育期间,根据天气情况喷雾加水,保持出菇房和菌棒湿度。根据温度、湿度情况,适当通风适度增加散射光,刺激子实体形成,忌强光直射。保持栽培场所清洁,新旧菌棒分开摆放,采菇后及时清理菇根、烂菇和掉落地上的菇体。鲜销品种采收处理后及时进入冷库保存;非鲜销品种,采收后及时烘干,加工。香菇出菇时保持棚内空气湿度90%左右,每天喷水1-2次,当菌膜即将破裂,盖缘内卷时采收,采菇前停止喷水。平菇一般出菇时平均温度为12-18℃,日温差10℃,空气湿度控制在90%,加强通风,当菌盖边缘平展,颜色由深变浅时采收。茶树菇温度16-24℃为宜,空气湿度90%左右,茶树菇具有趋光性和CO2促进菌柄伸长特点,适当提高袋口CO2浓度,给予250-500lx散射光刺激,当菌盖变为浅肉褐色、菌膜尚未破裂时采收。

、注意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主要采用栽培措施物理防治,严禁滥用农药,谨慎使用农药。及时控温控湿,注意防控杏鲍菇腐烂病、平菇黄斑病毛木耳油疤病、香菇菌棒腐烂病等病症。注意防控双翅目、弹尾目、鳞翅目等有害昆虫,可在菇房四周安装防虫网,或使用色板诱杀。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做出调控

据气象部门预计十月上旬全省降水量比往年少30%左右,要注意控制子实体出菇期间适宜的空气湿度。部分地区阴雨连绵造成湿度过大时,在大棚内放置生石灰,降低空气湿度。做好大棚加固工作,避免强风吹垮菇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