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建议提案公开专栏 » 建议

省农委对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第6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B

黔农议复〔201515 签发人:徐天才

省农委对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

6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方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贵阳市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全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的关注与支持,现就建议中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投融资平台的建议

全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启动以来,省农业园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逐年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整合金融资源,强化招商引资,搭建投融资平台,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导、金融支持、企业主体、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多元投入的建设资金投入机制。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2013年和2014年省财政安排2.5亿元农业园区建设专项资金,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支持省级重点园区用于基础设施、生产设施的贷款贴息和县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其中贵阳市农业园区共获得园区奖励资金2608万元。在2014年的全省农业园区绩效考核工作中,贵阳市有7个园区进入省级重点农业园区,今年省财政将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省级重点农业园区建设。全省农业园区整合财政、交通、农业、水利、林业、扶贫等各部门资金投入园区建设,加大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截止今年4月底,各级财政和部门整合资金累计投入437亿元,占园区累计投资的26%。其中,省发改委统筹安排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仅2014年就整合水利、退牧还草、基本粮田、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项目资金3600余万元投入贵阳市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省财政厅会同省直有关部门,整合中央和省级涉农专项资金,多渠道支持农业园区建设;省交通厅会同省农委结合美丽乡村小康路、公路升级改造等计划,加强农业园区路网建设;省国土厅安排资金支持农业示范园区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省水利厅完成农业示范园区供水水源和灌溉工程专项规划;省林业厅整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产业发展财政专项、油茶低产林改造、造林补贴、植被恢复等各类资金投入园区建设;省科技厅投入500万元,在乌当、清镇、白云、修文、麦坪启动了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省环保厅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园区畜禽养殖企业实施污染物处理和综合利用;省通信管理局和省电网公司结合各自职能,切实加强园区通信和电力配套能力建设。二是强化金融支持。加强银政企协调对接,省农业园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每年都组织金融机构与园区企业和合作社开展银政园企对接,有效解决了企业和合作社贷款难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协调落实贷款206.9亿元。今年,省财政和贵阳市共同出资设立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明确该基金可用于支持现代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为农业园区建设增加了新的资金来源渠道。各市(州)和部分县(市、区)建立了园区投资融资担保公司,积极为园区经营主体解决融资担保难题。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们切实把招商引资作为培育壮大经营主体,促进要素资源集聚,加快园区建设的主要抓手和关键工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集中招商与小分队招商相结合的形式,先后在北京、上海、香港、台湾、重庆、长三角等地,广泛开展农业园区宣传推介、经贸洽谈及招商引资活动;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年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招商引资暨签约活动,吸引了大批客商来黔投资,增强了园区发展活力。农业园区已累计签约项目1727个,签约资金2135亿元,到位资金729亿元。其中,贵阳市农业园区累计签约项目174个,签约资金196亿元,到位资金73.6亿元,资金到位率达到37.5%。四是各级部门和园区经营主体逐年加大建设投资,2013年和2014年,全省农业园区完成投资分别达到411亿元和863亿元,今年目标任务达到800亿元以上。从投资构成来看,园区内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累计投资达到1186亿元,占园区总投资的74%,已成为园区建设投资的主体力量。

下一步省农业园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将继续争取中央资金,协调相关部门整合资金投入园区建设,开展银园对接会、招商引资会等活动,促进园区经营主体融资贷款,引进、培育壮大园区经营主体,增强经营主体投资实力。争取金融部门出台针对农业园区建设的专项优惠扶持政策,以进一步提高园区经营主体融资贷款数量,助推园区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园区主导产业发展。

二、关于强化产销对接与市场开拓平台的建议

加强产销对接和市场开拓,一直是农业园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全省组织举办了农业园区商品推介活动、长三角推介宣传活动、黔台农业合作交流活动,组织了同淘宝等电商的交流对接,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建设园区商品宣传推介平台,提高贵州特色产业商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在平台建设方面,省发改委牵头组织实施《贵州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发展规划(2008-2015年)》,积极争取中央投资和安排省预算内资金支持贵州省农产品公司、贵阳市云关冷链物流中心、贵州省巨龙肉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瀑布冷链物流中心等一批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省财政厅配合省发改委等业务部门,积极争取中央基建投资金550万元支持贵阳市相关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建设;鉴于该项目具有市场竞争属性,省财政厅建议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和《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导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精神,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担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省商务厅会同省财政厅围绕全省农业园区建设和夏秋蔬菜产业带布局制定了《贵州省2014跨区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以股权投资的方式组织实施,预计带动社会投资2.5亿元以上,同时组织实施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项目建设。省供销社对园区内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营销流通环节进行扶持,鼓励企业创新,生产出符合现代人消费习惯的新产品。针对贵阳市农业园区的建设,省供销社在每个园区服务中心统一提供贵阳市所有园区农产品的销售和现场邮寄服务;统一制作预定服务积分卡,全方位展示贵阳市现代农业产业化成果。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省商务厅支持园区内符合条件的农产品企业申报出口基地,对符合条件的出口基地优先推荐为省级农产品出口基地并开展基地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指导园区外向型企业做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金项目申报工作,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品牌建设等活动,在资金和项目上优先予以支持。各级部门、各园区经营主体也通过商超对接、专门店经营、社区网点直销、电商对接等方式,积极开展产销对接和市场推广。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开展贵州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研究工作,积极争取商务部支持,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推进我省农产品跨区域或反季节产销衔接链条建设,鼓励建设产地集配中心、冷链物流中心、商品配送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等设施,支持园区农产品流通企业参与农贸市场、社区平价直销店等项目建设,完善农产品产销链条,促进农产品流通和消费。

三、关于强化科技支持和人才平台的建议

在园区建设中,我们始终坚定农业园区发展必须建设好科技和人才的支撑平台,立足于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作为重要衡量指标。在连续三年的农业园区工作方案中,我们一直强调要建立好科技和人才平台,组建农业园区建设专家指导组,强化对园区建设技术指导。总结推广现有首席专家制科技特派员三百工程等做法和经验,将各类农技培训及推广项目向园区集中、优先实施。鼓励园区经营主体与科研院校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实施品种、品质、品牌的三品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省政府在2013年印发了《支持5100工程建设政策措施的意见》,在园区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方面都出台了具体的政策措施。目前,全省正在开展十三五人才开发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将把园区人才工作作为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和内容,进一步细化有关目标、具体工作措施和支持政策。在园区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做好三项工作,一是与贵阳市人社局联系和相关涉农专业实力强的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园区急需职业技能人才培训。二是与技工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储备园区技能人才。三是加强高技能人才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

下一步,全省农业园区将继续搞好引导和服务工作,加大现代农业专家型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根据园区需求和市场导向,制定完善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平台引人、政策聚人和产业留人,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发挥人才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强专家队伍体系建设,加强园区企业同科研院所和专家队伍的联姻,提高科技研发创新,并从培训教育、政策引导和市场导向等方面着手,着力加强园区高效、实用、生态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推动园区生态种植、养殖,不断提高现代高效农业的科技应用水平。

2015616

(联系人:杨绪海 电话:0851-85288738;此件主动公开)

送:省人大选任联委、省政府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省

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商

务厅、省林业厅、省供销社、省政府金融办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2015616印发

共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