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建议提案公开专栏 » 建议

省农委对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25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杨幺秀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农业特色产业后期管护投入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 “三农”工作特别是农村民生事业和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们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建议中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加上我省财力薄弱,农业投入缺口较大,财政投入资金只能起到引导作用,这些都是导致农业特色产业后期管护投入不足的重要因素。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探索农业生产发展新路径。

“十二五”期间,省农委累计下达六枝特区农业财政资金13238.92万元。近三年来,分别投入资金1851.01万元、2902.77万元、3743.81万元,其中,2015年支持六枝特区资金总量位居全省第10位。今年,我们将加大对六枝特区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指导服务力度,力争探索出一条“十三五”期间特区农业发展新路子和农业生产发展的新路径。

二、转变财政支农方式,拓宽农业产业投入渠道。

目前,单纯依靠政府直接投入和传统财政支农方式,已很难满足我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我委已经通过开展创新财政金融支农试点、组建省农投公司和成立贵州省畜牧产业投资基金等工作,努力探索转变财政支农方式,加快引导和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我省“三农”领域,充分发挥政府强农惠农政策和财政支农资金的导向作用,缓解农业投资不足的问题,通过基金、担保、保险等政银合作多元机制,撬动金融社会资本投入涉农产业,放大财政支农资金效应,切实解决农业生产发展各个环节所需资金,实现财政资金持续高效利用,拓宽农业产业投入渠道。

三、加强政策支持,建立管护资金长效机制。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我们将积极向省政府及财政部门提出建议,争取将农业特色产业后期管护投入资金纳入年度预算计划中,增加资金渠道,逐步建立管护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同时,也请代表帮助我委多方呼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特色产业后期管护投入的力度。

2016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