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建议提案公开专栏 » 建议

省农委关于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第425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省农委关于省十届人五次会议

425号建议的答复

黔农议复[2017]44号



苏维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贵州特色优势农副产品质量信息追溯系统、促推黔货出山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农产品的关注和支持,现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科学圈定贵州山地特色优势农副产品生产区域”的建议

今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印发〈贵州省绿色农产品“泉涌”工程方案(2017-2020)〉的通知》(黔委厅字〔2017〕35号)文件,已明确提出要推进绿色贵州农产品品牌建设等要求,我委与工商等部门将按照方案要求,积极抓好落实,进一步打造一批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农产品

二、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示范先行”和“逐步推广,构建贵州山地特色优势农副产品质量信息追溯系统体系”的建议

2014年,为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按照中央1号文件支持食品追溯体系建设精神,根据农业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试点要求,省农委开通建设了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建有一个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网门户网站(http://58.16.67.143/zsw/Web),现已迁至云上贵州,方便群众上网查询有关企业产品及信息。

(一)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总体架构

  追溯平台由:基本管理、单位管理、生产管理、查询统计四部分组成。基本管理主要是农产品生产的基本信息,包括:品种、地块、种子、肥料、农药、病虫害设置;单位主管是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农产品生产单位设置;生产管理是农产品生产单位生产设置,对品种、农药、肥料进行记录;查询统计主要是单位(产品)的日度、月度、年度报表,分权限查询。

(二)流程

   申请建设追溯系统的企业一要有相应规模;二要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三要有包装;四要有检测室和检测人员;五要通网络。符合条件的企业要签订承诺书,填写申请表,县级农业部门初审、市(州)农业部门审核,省级农业部门审批同意。技术支持单位上海复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按照省农委提供的建设名单,分配用户名及密码。分期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进行农药残留检测、追溯平台系统操作等技术培训,确保农产品生产企业会操作、能上传。

(三)推进模式

平台建设资金采取省里拿一些、县里出一点、企业付一点,大力推进追溯平台建设。截止目前,全省累计369个农产品生产企业入驻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其中茶业企业121个、蔬菜水果企业213个、禽蛋企业30个,养猪企业5,其中270家由省级投资500万元、另外99家由县级农业部门利用其他项目资金投资建设。名级各部门共同推进平台建设。企业负责检测室建设。2017年计划省级再建设150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企业。

(四)追溯查询处理

当消费者购买到具有《农产品质量溯源标签》的农产品后,可以登录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网,输入标签上的条形码进行查询,还可通过手机微信扫一批《农产品质量溯源标签》上的二维码查询。若是在网站中能够查询到该农产品产出企业(组织或机构)的《农业企业电子档案》,即可查看到该企业与产品的信息如农药残留检测、档案农事记录等,包括直接链接浏览该企业网站,进一步查询企业产品。

 2015、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重要产品追溯工作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重要产品追溯工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农业部已建设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待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全面建成,我们将按照农业部有关要求,将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纳入国家平台。我省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可通过当地农业部门联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为此,不再另行建设“贵州山地特色优势农副产品质量信息网”和“贵州山地特色优势农副产品质量信息追溯系统信息数据库”。

三、关于“融合并入贵州食品安全云系统”的建议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推进的“食品安全云”工程,是食品安全工作与大数据、信息化、互联网等领域的交融,作为“云长”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直致力于服从和服务于我省促进食品产业与大数据发展战略布局,原先分散在政府部门、检测机构、企业、公众各个环节的不相联系的数据,通过政府引导推动,消除条块分割,打通数据链,以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汇聚加快应用系统开发,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统一高效的食品安全云平台。


人:蔡兴洪,联系电话:0851-85285157

                                             2017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