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84号建议的答复
黔农议复字〔2023〕62号 签发人:张集智
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84号建议的答复
方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耕地非粮化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省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的关心,现将相关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土地治理建议”的答复
省农业农村厅围绕“国之大者”夯实保障粮食生产基础,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成立并组织86个蹲点指导组,向全省各乡镇党政领导、经营主体、农民宣讲国家耕地利用政策,要求各地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和用途管制,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永久基本农田要重点发展粮食生产。同时,扎实抓好撂荒地排查整治。制定出台《贵州省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促进粮食生产二十条措施》,建立耕地撂荒“发现、整治、约束”机制。2023年春耕以来,结合蹲点指导,专门组织开展撂荒地排查整治,督促指导各地将可复耕的撂荒地全部复耕复种用于粮食生产。扎实做好农业政策性补贴工作,2023年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财政厅下达中央财政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19793万元;中央、省级财政下达我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499万元,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严格落实相关扶持政策,社会化服务充分尊重小农户独立经营主体地位,加快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组织推进小农户通过合作和联合实现耕地集中连片,统一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把社会化服务作为撂荒土地整治、复耕种植的有效手段。
二、关于“强化生产保障建议”的答复
由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在福泉市、贵定县举办2023年贵州省“百万农机闹春耕”活动启动仪式、全省水稻机械化育秧现场培训会,制定印发《关于开展全省水稻钵苗育秧及机械化移栽技术巡回培训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全省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现场指导培训的通知》,组织省、市、县各级农机农艺专家和技术人员,联合詹阳重工、江苏云马等农机生产企业,赴各地开展水稻、油菜种植全覆盖、全环节式技术指导。春耕期间,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组织指导各地广大农机合作社、农机手等提前备足备好农机农具等,积极组织售后维修技术人员全面开展农机具检修、保养、调试和日常管理及维护,确保农机具以良好状态投入春耕生产,不误农时农事。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春耕生产期间,各地累计开展农机检修维护72万台(套),为保障农业机械在春耕备耕生产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关于“强化农技服务建议”的答复
省农业农村厅大力组织实施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安排水稻不同育秧方式、玉米集雨节水栽培等30余个试验,为粮食生产储备新品种新技术。在惠水、平坝、湄潭、榕江等34个县开展水稻集约化育苗示范,推广水稻钵盘育秧、毯状育秧和无纺布钵苗育秧技术,实现集约化育苗40亿株以上,示范面积40万亩以上。在开阳、都匀等46个县打造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区,重点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20万亩,开展粮油作物高产示范创建,全力打造一批“百亩田、千亩方、万亩片”高产示范区。
常态化开展粮油生产巡回技术指导。抽调贵州大学、省农科院、省市两级农业农村部门技术力量组成优质粮油产业专家技术指导组,分作物围绕春耕春播、田间管理、适时收获、防灾减灾、病虫害防控等方面开展全面技术巡回指导,各级也组织相关专家开展田间全程技术指导。深入开展揭榜挂帅,会同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于4月11日印发《贵州省2023年激励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行动》,发布基础性示范服务榜单59项,揭榜挂帅榜单106项,其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础性示范服务全覆盖,大力推广“玉+”间套作模式、水稻“两增一调”、玉米“一增五改”“药剂拌种”“集中育苗”等高产高效技术,提高粮油生产技术水平。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持续抓好撂荒地整治,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和农技服务指导力度,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6月15日
(主动公开)
(联系人:李敖;联系电话:0851-8586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