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人大十四届三次会议第804号建议的答复
王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支持贵州酿酒小麦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小麦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做好种植区域规划”建议的答复
我省印发的《贵州省“十四五”种植业发展规划(2021—2025)》,明确在瓮安县、大方县、盘州市等31个县布局种植小麦,2024年全省小麦种植面积154.8万亩,产量26万吨。其中,黔西南州、六盘水市、毕节市和黔南州等优势区分别种植58.8万亩、25.9万亩、25.2万亩、22.5万亩。积极引导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等一批技术实力强、经验丰富的认证机构继续为贵州省仁怀市粮油收储有限总公司等企业开展有机小麦认证工作,推动我省小麦产品向绿色、有机、高品质发展,提升酿酒原料产品竞争力。
下步,我们将小麦种植纳入《贵州省“十五五”种植业发展规划》,持续优化小麦优势产区结构布局,稳定小麦种植面积。引导省内小麦生产主体深挖潜力、内抓品质,积极申请有机小麦认证,扩大有机小麦基地的认证面积,提高有机小麦产量和质量。
二、关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议的答复
我们认真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635”工作机制,以“一平”(田块平整)、“两通”(通水通路)、“三提升”(提升地力、产量、效益)为基本标准,坚持新建和改造并重,因地制宜开展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等农田基础设施工程建设。2019年以来,累计下达补助资金66.3亿元,在毕节市、遵义市建成高标准农田387.6万亩,改造提升27.4万亩,2024年毕节市、遵义市小麦种植面积分别达25.2万亩、7.1万亩。同时,根据《贵州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要求,我省粮食储备实行分级储备、分级管理,各级粮食储备及粮仓建设属于本级事权。本着“谁的事权谁承担支出责任”原则,遵义市修建高标准酿酒小麦仓库政府承担支出责任。目前,省、市、县三级已在遵义市和毕节市储备小麦25万吨,年底内还将新增3万吨省级储备小麦,为酿酒小麦储备提供有力保障。
下步我们将继续支持毕节市和遵义市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把农田质量与小麦产业发展效益统筹起来,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小麦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指导遵义市做好小麦储备项目资金申报、项目建设等工作,加强与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的沟通汇报,积极争取更多资金支持。
三、关于“加强小麦技术研究”建议的答复
已发布《酱香型白酒酿酒用小麦》地方标准,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红缨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仁怀市供销社恒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57家小麦产业相关企业已通过小麦种植、收获、贮藏管理、初加工、购销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将酿酒小麦山地机械化设备研究,新增到年度科技计划项目指南。组织市(州)适时开展小麦等粮油作物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建立机收损失监测点300余个。在遵义市、毕节市小麦优势种植区,全力推广应用耕整机械和高性能播种机械,提升贵州酿酒小麦机械化种植水平。组建由贵州大学、省农科院专家组成的省级小麦育种科研团队,围绕小麦等三大作物与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开展科研育种合作。支持茅台学院、贵州师范大学等单位实施小麦抗旱性、TaPIP1-2调控小麦耐盐性研究等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21以来,全省累计审定小麦品种21个。
下步我们将组织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加快小麦种植标准研制,加强山地机械化设备研究,加大山地农机推广,不断提高小麦种植机械化率,充分发挥育种攻关团队优势,聚焦酿酒小麦抗旱、抗穗发芽指标,开展小麦品种选育,强化优势品种推广应用,打响贵州小麦品种品牌,提高小麦种植主体效益。
四、关于“健全小麦产业发展机制”建议的答复
每年印发秋冬种粮油生产工作方案,成立粮油生产专家指导组,聚焦小麦耕种管收等重要环节开展生产技术指导,积极开展小麦精量播种技术示范,大力推广秋播药剂拌种技术,提高小麦抗病虫能力,全省小麦拌种率90%以上。2024年以来,累计下达小麦生产资金1634万元,用于小麦种子、农药等农资购置补助,开展“一喷三防”社会化服务,不断降低小麦种植成本,提高种植效益。持续开展农技人员激励创新行动,对揭榜挂帅实施效果佳、群众评价高、社会效益好的优秀团队和个人,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先选优上实行“三优先”,激励广大农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服务,不断提升专业化人才参与酿酒小麦种植积极性。2025年累计56名农技人员开展小麦高产基础性示范,示范面积1.9万亩,省农科院、贵州大学2个团队开展小麦百亩方高产示范揭榜。
下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小麦生产技术服务,总结推广更多小麦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提高小麦高产示范面积,强化小麦生产资金支持。持续实施农技人员激励创新行动,强化小麦种植人才培养,围绕酱香白酒、优势特色农业等,建立就业培训联盟,强化“政校企社”联动,培训培育一批高技能人才,为全省小麦产业发展做好技术和人才支撑。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2025年6月19日
(主动公开)
(联系人:丁军;联系电话:0851-85286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