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建议提案公开专栏 » 建议

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96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黔农议复字202590              签发人:张集智

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十四届人大次会议

296号建议的答复

李世瑶代表

您提关于筛选适宜山地立体气候作物品种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建议》收悉。感谢对我省种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由省相关职能部门牵头,“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协同,共同发力,针对不同的海拔和积温带设定试验点,试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及新的种植模式”的建议

我厅联合科技厅、农科院、贵州大学等部门共同发力,形成“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协同发展格局2025安排资金600万元,重点开展育种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培优等工作,其中45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联合科研院校开展商业化育种和资源保护利用,共实施“玉米耐密宜机新品种选育”“早熟、优质、广适、高配合力三系不66A的创制与应用”等项目12个,150万元用于深化与院士团队合作培育水稻新品种,支持省旱粮研究所、省水稻研究所、省油菜研究所、贵州大学等单位开展玉米、水稻、油菜、小麦作物主要性状改良、新材料创制、新组合配制研究,力争培育4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作物新品种。省科技厅开展了“生物育种先导性研究”专项等一系列科技攻关2025年优先支持贵州卓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立项实施“广适大穗型杂交玉米新品种‘贵卓玉99’良种繁育及推广应用”“玉米抗白斑病优良基因的挖掘及新品种选育技术应用与示范”项目,开展自主选育的广适大穗型杂交玉米新品种“贵卓玉99”的良种繁育及推广应用等研究。省油料研究所在六盘水市等地建大豆示范基地3个,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亩产200公斤的黔豆12号等大豆品种,并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黔豆系列品种”30余万亩;省果树研究所在水城区米萝乡建立了2个猕猴桃试验示范基地,推广示范猕猴桃机械化液体授粉技术800亩,建立米箩镇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点,累计培训509人次。

二、关于“先通过小区域试验,筛选出抗性好、稳定性好有潜力的品种,再结合实际的种植习惯来进行小范围推广试种,筛选出适宜不同海拔和积温带的作物品种”的建议

省农科院通过构建了三步递进式农业推广体系,先在小范围试验区开展多品种适应性评估,然后精准筛选,最后分区试种,筛选出适宜六盘水立体气候,兼具抗逆性(抗旱/抗病)与商品化特性,覆盖当地80%主栽作物类型。如玉米方面,主要有友玉876(抗旱性强)、金玉579(亩产700kg+)、金玉932(抗穗腐病);水稻方面,主要有T 香优557(香型优质稻,适合中高海拔稻作区,抗旱性较强,整精米率69.9%);油菜方面,主要有油研585、黔油早系列(1/2号,高含油量≥44.20%)和黔油系列(31/32号双低高油酸,早熟种生育期≤210天);马铃薯方面,主要有威芋5号(淀粉含量25-30%)、青薯9号(植株耐旱,耐寒,抗晚疫病,抗环腐病);小麦方面,主要有黔麦18号(高抗白粉病,中抗条锈病,蛋白质含量13.84%)和黔麦22号(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和杆锈病,蛋白质含量12.8%);大豆方面,主要有黔豆10号、黔豆11和黔豆12号(蛋白含量43%,亩产210kg);猕猴桃方面,主要有选用雄株“黔雄1号”,花粉量大,与贵长猕猴桃的花期高度吻合,授粉亲和力强,能显著提高坐果率,解决贵长猕猴桃长期缺乏专用雄株导致的授粉问题;草莓方面,主要有黔莓一号和黔莓二号;樱桃方面,主要有乌蒙红(适宜乌蒙山区高海拔、昼夜温差大、富含矿物质的土壤环境,抗病虫害能力较强);苹果方面,主要有黔选2号和黔选3号。

三、关于“对于成熟的品种和技术,通过田间课堂等形式向农民示范和推广,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建议

我厅安排资金1239万元,其中266万元用于开展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区试,164万元用于开展田间种植鉴定和省级种子认证试点示范,424万元用于开展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与跟踪评价,385万元用于在34个整建制推进县开展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新品种推荐。通过组织开展品种展示示范、审定和筛选优质农作物新品种等工作,有效保障品种储备,并为农户提供优良品种,不断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与应用。省农科院在六盘水开展杂交水稻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贵州玉米密植高效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猕猴桃花粉持久悬浮技术等配套技术推广,其中,猕猴桃花粉持久悬浮技术使其授粉效果提高9倍以上;2024年选派26名省级特派员覆盖六盘水4县(区),开展调研300余次、技术咨询390余次、技术培训80场、培训2657人次,解决技术难题76项,示范推广新品种79个,新技术31项(覆盖6000亩),固定帮扶40家涉农主体(企业/合作社),带动10户产业型农户;2025年选派76名高级职称科技人员入驻全省43个大面积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通过开展技术培训、科技示范和技术指导等措施,聚焦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下步,我们将持续做好适宜山地立体气候作物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的开发,结合山地耕作习惯和传统种植、农机配套条件及市场消费需求,筛选高潜力品种,按海拔/积温带布局试种点,经35年跟踪观测,最终形成“一区一品”或“一区多品”定制化种植方案,实现品种与区域精准匹配。积极开展新品种示范、推广试种和技术培训等工作,以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2025613

主动公开

(联系张悻;联系电话:08518586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