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建议提案公开专栏 » 建议

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1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吴国邦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黎从榕“桥头堡”肉牛屠宰场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畜禽屠宰行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科学规划布局

我省严格遵循《贵州省畜禽屠宰行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明确新增肉牛屠宰场的条件:市(州)人民政府所在地或近三年年出栏肉牛4万头以上的县(市、区、特区)可设置1家牛定点屠宰场;其他县(市、区、特区)需在生猪定点屠宰场内增设牛羊屠宰车间。若企业发展全产业链且近三年年出栏肉牛1万头以上、肉羊5万只以上,可酌情增设牛羊定点屠宰场。

因黎平、从江、榕江三县年出栏肉牛未达每个县年出栏4万头且无符合条件的企业,暂不具备单独建场条件,下一步将重点支持榕江县依托现有生猪屠宰场增设牛屠宰车间,借助其交通和“村超”流量优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牛肉供应“桥头堡”。

二、关于引入先进技术

我省在屠宰行业先进技术应用方面,主要通过规划引导与政策支持来推动企业提升技术水平。

一是环保与废弃物处理技术升级。依据《贵州省畜禽屠宰行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重点推动屠宰场标准化建设和环保技术升级,支持企业完善废弃物处理设施,如升级预处理水池、安装固液分离机、优化污泥池气体管道等,以实现污水达标排放,提升资源利用率。

二是加工与冷链技术整合应用。结合黎从榕地区实际,支持榕江县依托现有生猪屠宰场改造牛屠宰车间,通过整合加工设备与冷链配送技术,借助当地交通及“村超”流量优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牛肉供应基地,提升肉品加工效率与质量保障能力。

三是技术应用政策保障。后续将进一步引导企业对接国内外先进屠宰技术标准,鼓励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智能化屠宰设备、自动化检疫系统及节能冷藏技术,同步强化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技术成果转化,持续提升行业生产效率与肉品安全水平。

三、关于加强监管与培训

一是强化监管执法。持续开展“扫雷行动”“百日行动”等打击肉品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组织执法人员对屠宰场、畜禽交易市场等场所全面检查,排查肉牛屠宰、流通、加工环节风险;加强与公安机关协作,建立行刑衔接机制,对涉嫌非法收购、贩卖、屠宰病死牛,私设屠宰厂(场)等犯罪行为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是严格环保监管。依据《贵州省畜禽屠宰条例》,督促屠宰企业安装并正常运行污水处理设备,目前所有屠宰场已完成设备安装并通过生态环境部门验收。

三是完善社会监督体系。畅通12345热线、手机短信、网络平台、信访等举报渠道,提高群众举报便捷度;对举报线索及时核查,依法处理属实案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

四是加强针对性培训。我厅委托贵州省农业职业学院,定于2025年7月至8月举办全省畜禽定点屠宰企业兽医卫生检验员培训班,共设240个名额。此次培训旨在提高相关人员业务水平,确保肉品质量安全。培训对象为尚未取得考核合格证书的技术人员,内容包括肉品品质检验、生猪解剖学、病理学等基础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考核合格者将获得证书。

四、关于推动产业链整合

一是支持全产业链发展。规划明确企业发展全产业链且年出栏肉牛1万头以上、肉羊5万只以上的,可酌情增设牛羊定点屠宰场,从政策层面引导产业链延伸。

二是探索统一配送制度。围绕“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配送、企业运作、合力监管”思路,强化区域化肉品冷链配送服务,开展部门联合执法打击私屠滥宰,推动肉牛定点屠宰与肉品销售全链条标准化运作。

五、关于政策支持与资金引导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支持。省财政厅通过中央及省级衔接资金(2025年黔东南州获21.75亿元)、粤黔协作资金(黔东南州7.69亿元)、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金(累计投资肉牛项目9.45亿元)等多渠道支持农业产业项目,建议黔东南州指导榕江县完善屠宰场项目申报材料,对接省级资金支持。

二是落实贷款贴息政策。对符合规划的设施畜牧业项目提供贷款贴息,2023—2024年已拨付肉牛项目贴息资金2542.38万元,可指导建设主体按程序申请。

三是贯彻税收优惠政策。根据税收法定原则,省级虽无权制定地方性税收优惠,但将配合税务部门落实国家现行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再次感谢您的建议,我们将持续推动黎从榕地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2025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