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121号建议的答复
杨再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印江花果红”红茶品牌建设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茶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支持“印江花果红”工业企业提质增量的建议
近年来,聚焦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门构建“省市协同联动、梯度精准培育”工作机制,通过政策赋能、要素整合、服务升级等组合拳,持续推动我省茶叶工业企业提质增量。一方面,采取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引导企业技术创新、“中小企业信贷通”等措施增总量。通过补助、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推进茶企技改扩能、数字化改造项目、冷链配送体系建设等强化茶叶工业化发展;并引导茶叶加工企业加强夏秋茶综合利用,开发花草茶、花果茶、抹茶糕点等茶类衍生产品,促进茶产业消费升级发展;同时,实施“中小企业信贷通”,帮助企业与金融机构实现无缝对接,带动企业加快更新设备、创新升级产品,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累计培育54家茶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印江茶叶企业积极申报专精特新企业等加快促进“印江花果红”工业企业提质增量,推动贵州茶投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功认定为创新型中小企业、贵州印江宏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成功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贵州茶投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州铜江茶业有限公司获上规入统奖励。截至2024年底,印江县茶叶企业共140余家,其中规上茶叶企业6家,生产印江花果红的重点企业10家,建成2万亩红茶原料供应核心基地,进一步夯实“印江花果红”产业发展基础。
下步,省级将紧紧借助贵州的生态优势,推动茶产业工业化发展,在有关资金及项目安排上,争取对“印江花果红”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助力“印江花果红”工业企业提质增效。
二、关于对“印江花果红”茶园基地建设、加工升级等方面支持的建议
作为我省重点茶叶主产县,印江县长期以来持续获得省级层面在茶园基地建设、茶叶精深加工、展示展销平台搭建等全产业链环节的政策扶持与资源倾斜,助推县域茶产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仅2024年省级支持“印江花果红”发展就取得显著效果。一是科技服务精准落地。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权威机构专家赴印江,针对 “印江花果红”等核心产品,在加工流程优化、制茶装备升级、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及精深加工产品研发等领域开展专项科技服务,为产业提质注入技术动能。二是强化项目资金支持。支持印江县申报贵州绿茶集群项目,专项安排 900 万元用于茶叶生产线建设、加工车间智能化升级及茶园基地标准化改造;指导投入协作资金160万元建设沙子坡镇韩家村茶叶加工生产基地;对茶叶主体实施贷款贴息30.52万元,进一步夯实印江县茶产业发展基础。同时,实施东西部消费协作项目,投入协作资金50万元拓宽印江茶销售市场。三是强化产销对接及品牌建设。组织印江县茶叶主体参加贵州茶产业博览会,开展茶叶展示展销;指导举办铜仁市“梵净山杯”手工红茶制茶技能大赛暨“印江花果红”红茶品鉴活动、“印江花果红”品牌推介暨新闻发布会等活动,抓好茶叶产销对接,促进印江茶销售量、销售额双增加。
下步,我们将持续跟进印江县贵州绿茶集群项目实施进展,计划安排协作资金210万元建设罗场乡茶叶加工基地、390万元建设提升精制生产线、160万元实施东西部消费协作项目等,积极组织印江县茶叶主体参加后续举办的茶产业宣传推介等茶事活动,进一步加大对“印江花果红”支持,推动印江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加大对“印江花果红”红茶品牌宣传力度的建议
茶产业作为我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省级层面始终将贵州茶产业宣传推广作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通过系统性整合省内主要新闻单位及网络媒体资源,构建起覆盖茶产业博览会等重大活动的全场景宣传矩阵。一是加大粤港澳重点客源市场贵州茶推介力度,邀请驻华使节代表、外籍网红及国际青年代表走进遵义市湄潭县参访体验贵州茶旅融合示范点,对外讲好贵州茶产业故事。二是在省内主要媒体和上海东方广电、广东广电、四川省网、山东广电、福建广电等11省导视频道刊播“贵州茶”主题宣传片,持续推动茶叶产业节节攀高,茶叶市场欣欣向荣,茶叶品牌蒸蒸日上,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三是支持“印江花果红”在“三北”市场、粤港澳“大湾区”开设梵净山茶营销窗口,协调入驻京东网、阿里巴巴、一码贵州等线上平台,推进线上线下同步拓展。同时,组织“印江花果红”重点企业参加2025第六届茶业大会、2025北京国际茶业展、深圳茶博会、上海茶博览会、西安茶博会等重要茶事活动,加大“印江花果红”红茶品牌推广力度。
下步,将大力组织省内主要媒体加大红茶品牌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印江花果红”红茶品牌建设宣传推广,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在赴省外开展各类茶事活动时,积极组织包括“印江花果红”在内的印江茶叶主体参加,抓好“印江花果红”产销对接,提高消费者对“印江花果红”的关注度。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2025年6月19日
(主动公开)
(联系人:肖一璇;联系电话:0851-85558215)